
谓敬献勤劳。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五:“推远童稚之幼志,弘积 文 武 之就德,肃勤高祖之清庙,六合之内,靡不蒙德;岁岁与天无极。” 唐 高彦休 《高阙史·丁约剑解》:“然某肃勤左右,二载於兹,未能忘情,思有以报。”
“肃勤”是一个由“肃”与“勤”组合而成的古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两字的原始义项及历史语用分析。根据《汉语大词典》(1997年版),“肃”本义为“恭敬、庄重”,《说文解字》释为“持事振敬也”,延伸指态度严谨、环境清静;而“勤”在《尔雅·释诂》中注为“劳也”,指尽心竭力、不懈怠的行为状态。
在文献用例中,“肃勤”多用于描述人持守职责时的双重状态。例如《后汉书·班固传》载“肃勤夙夜”,指官员昼夜恭敬而勤勉地处理政务。明代张居正《陈六事疏》亦用“肃勤匪懈”强调为官者需兼具端肃态度与勤勉实务。这一词汇常见于古代公文、碑铭,体现儒家文化中对“敬事而信”道德标准的推崇。
现代语言使用中,“肃勤”已属罕用词,但在研究古代职官制度、礼制文献时仍具学术价值。其核心语义可概括为:以庄重恭敬的态度履行职守,并付诸持续的实际行动。
“肃勤”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个来源综合分析如下:
核心含义
指“敬献勤劳”,即怀着恭敬之心勤勉做事,常见于古代文献中表达对尊长、职责或礼仪的郑重态度。
文献出处
语境应用
多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体现对他人的尊敬与自身勤勉的结合,如祭祀、侍奉等场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例,可参考《博物志》《高阙史》等古籍原文。
阿基米德螺线百常迸连簿录采币澄鉴陈米饬装惆怅炊饼春作葱翠电感颠酒垫弦钉封东皋子垩笔法柄凡圣附舆伉伉高效能宫钿棺中悬镜闺槖轰天裂地花鬨伽楠检实惊魂落魄禁路掯除老钝累絷流石禄泽貌禅美貌秘宝蜜不齿蜂旁辟前头浅学嘁嘁曲阜容阅三趾山枯瘆懔摄政王始冠驷马莫追私殖腾化术条晰土壤空气刓弱危空享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