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蒲柳的意思、蒲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蒲柳的解释

[big catkin willow] 落叶灌木( Salix gracilistyla ),秋天早凋,也叫水杨,用来比喻或自谦身体衰弱

蒲柳常质,望秋先零。——《晋书·顾悦之传》

详细解释

(1).即水杨。一种入秋就凋零的树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后因以比喻未老先衰,或体质衰弱。 唐 卢纶 《和崔侍郎游万固寺》:“风云才子冶游思,蒲柳老人惆悵心。” 宋 陆游 《书志》诗:“往年出都门,誓墓志已决。况今蒲柳姿,俛仰及大耋。” 清 赵翼 《老境》诗:“以我蒲柳衰,证彼葛藤断。” 郭沫若 《海涛集·离沪之前》:“文学家为甚么总是一个苍白色的面孔,总是所谓蒲柳之资呢?”

(2).用以比喻轻贱。《红楼梦》第五回:“覷看那侯门艷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蒲柳”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多层含义:

一、基本词义

  1. 植物属性
    蒲柳是水杨的别称,属于落叶灌木或乔木,其特点是秋天较早凋零。例如《世说新语》中提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即形容其早衰特性。

二、比喻义

  1. 体弱或自谦
    常用来比喻体质衰弱或身份低微,多作自谦之辞。如“蒲柳之姿”指体质孱弱,“蒲柳庸材”表示自谦才能平庸。
    例句:古人常以“蒲柳之质”形容未老先衰,如《晋书·顾悦之传》中“蒲柳常质,望秋先零”。

  2. 文学象征
    在诗词中,蒲柳常与松柏对比,前者象征脆弱,后者象征坚韧。如杜甫诗句“凋丧先蒲柳”,即以蒲柳反衬棕树的非常态凋零。

三、成语典故

“蒲柳之姿”出自《世说新语·言语》,顾悦之以此自比早衰,后成为客套话中表达体弱的固定用法。

总结

蒲柳既指具体的植物,又因特性衍生出多重比喻义,涵盖自然现象、人体状态及社会身份,在古典文学和日常语言中均有丰富应用。

网络扩展解释二

蒲柳:本义、拆分部首和笔画

蒲柳,是一个汉字词汇,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艹”和“木”。它的总笔画数为14画。

来源和繁体

蒲柳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的表义是指生长在水边的蒲草和柳树。

在繁体字中,蒲柳的写法与简体字一致。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中,蒲柳的形状略有不同。蒲字通常写作“艹甫”,而柳字写作“木卯”。两者合并后演变成现代蒲柳的形状。

例句

1. 河边的蒲柳摇曳着,给整个风景增添了一抹绿色。

2. 春天里,蒲柳吐出嫩绿的芽叶,宛如一片嫩绿的雪地。

组词

1. 蒲草:生长在水边的蒲柳。

2. 柳树:生长在水边的高大树木。

3. 柳絮:柳树开花后,吹散的轻飘物。

近义词

蒲柳的近义词有:河畔、湖边、水岸。

反义词

蒲柳的反义词可以是:高山、岩石、沙漠。

别人正在浏览...

哀求别房冰天雪窑残月长蛾查铺撤点达分道道雕疏笛材笃笃敦教二尹飞潜动植风噤凤翔富强纤维好胜花蜡烛火毳祸近池鱼蹇浐洁泽极口项斯矜然骥涂浚削举棋若定开山老祖看菜吃饭刊大窾郄媿恧困否两梁冠冽厉领港倮国胪声谬得旁坐刨工迁京情深义厚岂惟阙口三论宗杀鸡炊黍神驰手纹汤匙脱乱脱屣屠诛沃腴碔砆五言城襄尺胁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