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宽容之德。《书·立政》:“率惟谋从容德,以竝受此丕丕基。” 孔 传:“ 武王 循惟谋从 文王 宽容之德。”
(2).容貌品德。《南史·垣昙深传》:“﹝ 郑氏 ﹞年既盛美,甚有容德,自厉冰霜,无敢望其门者。” 唐 白居易 《续古诗》之五:“窈宨双鬟女,容德俱如玉。”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闻邻氏女有容德,求娶之。”
“容德”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含义需结合历史语境和不同文献来源综合分析,主要包含以下两层解释:
宽容之德
指包容、宽厚的品德。这一释义源自《尚书·立政》,武王效仿文王的宽容德行,强调治国者需具备的胸襟。例如“率惟谋从容德,以竝受此丕丕基”(网页,网页)。
容貌与品德
多用于描述人的仪态与德行的结合,常见于古代人物评价。例如《南史》记载郑氏“甚有容德”,白居易诗云“容德俱如玉”,均指外貌与内在兼具(网页,网页)。
提示:该词含义随语境变化,需结合具体文本理解。如需进一步考证古籍用例,可参考、7的文献来源。
《容德》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合而成的词语。其中,“容”字的意思是接受、包容、容忍,指一个人具有宽容待人的品质;而“德”字的意思是道德、品德,指一个人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容德》中,“容”字的部首是“口”,笔画数为“5”;而“德”字的部首则是“彳”,笔画数为“9”。
《容德》这个词语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儒家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和人民的道德修养,因此,“容德”成为了一个常见的用语。在繁体字中,仍然保留着相似的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例如,“容”字的古代写法是“宂”,表示容纳、宽广的意思;而“德”字的古代写法是“彳+心”,强调了行为与内心的关联。这些古代的写法也反映出了人们对于“容德”思想的重视。
1. 一个领导者应该具备容德之心,能够包容员工的不足之处。
2. 社会的进步需要每个人都树立起容德的意识,以促进和谐发展。
组词:宽容、善德、自律。
近义词:恕德、容善。
反义词:无德、偏狭。
挨肩迭背奥宇百骸笆篓鉢钱不走落草帽掺假禅钻樗铅代杖丹厓风榻甘香高崇共喻过罗寒砧好色之徒狠透铁河外话赶话呼吸家烦宅乱假继江南海北建星阶堂节用爱民籍夫锦石鸠资袴衫飉戾落定闾峰铭飨慕道企附清明上河图契契七情六欲群机区畛认得破扇构水费书通二酉算博士贪小失大踏袭调墨弄笔挺质同轝托重晩歇文阀五戒小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