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策简的意思、策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策简的解释

指薄册文书。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我待年之媵,例不登诸策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策简”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厚重感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本义溯源

“策”在《说文解字》中释为“马箠也”,本指竹制的马鞭,后引申为竹简的计量单位。《仪礼注疏》载:“策,简也”,指编连成册的竹简。“简”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牒也”,特指用于书写的狭长竹片。二字合称时,“策简”指古代将处理过的竹片编连而成的文书载体,如《春秋左传正义》所述“大事书于策,小事简牍而已”。

二、文献学内涵

在古籍整理领域,“策简”特指编连成册的官方文书。《周礼·内史》郑玄注明“策,简成册”,指通过韦编或丝绳将记录重要事件的竹简编缀成册的文献形态。这种形制在先秦时期多用于记录盟书、诰命等重要文献,与单片的“牍”、未编连的“简”形成体系化区别。

三、文化史价值

作为早期文字载体,“策简”承载着三个文明特征:1)记录材料的植物属性,反映古代“杀青”防蠹技术;2)编连形制体现文献分类意识,甲骨文“册”字即象形编简之状;3)与青铜器铭文形成官私文书互补体系,如清华简、睡虎地秦简等出土文献印证了《尚书》所言“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的记载。

四、语义演变

汉代简帛并行时期,“策简”词义发生分化:1)材质层面指代竹质书写材料,与“帛书”相对;2)文体层面特指官方公文,如《汉书·艺文志》载“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3)现代汉语中保留“政策”“简策”等衍生词汇,但“策简”作为独立词语已鲜见于日常使用。

网络扩展解释

“策简”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策简”指古代用于记录的薄册文书,通常由竹简或木简编连而成,用于记载官方事务、礼仪规范或重要文献。该词多见于清代文献,例如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提到:“我待年之媵,例不登诸策简”,表明媵妾因身份低微不被记录于正式文册。

2.字义分解

3.用法与语境

4.相关扩展

5.现代应用

如今“策简”一词已不常用,主要见于古籍研究或文学创作中,作为对古代文书制度的代称。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清代文献《阅微草堂笔记》。

别人正在浏览...

豻狱扳高蹦蹦调滭弗並牀孛沴蟾镜吃不了包着走棰杖春种绰约黛面大路货道会都台断碛堕入二内风殿福地洞天干法鸿鹄谋画虎刻鹄宦孽焄羶火星人僵持劫烬计考津送九有久驻军灶口陈抠抠搜搜劳动者寮友灵苗毛皂马爬煤炉妙味觅婚谋迹哪里签厨千日红切适亲枝擅制声名狼籍神脚丝子素位同知拖人落水温慎详文虓呼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