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简的意思、策简的详细解释
策简的解释
指薄册文书。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我待年之媵,例不登诸策简。”
词语分解
- 策的解释 策 è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 鞭打:策马。鞭策。 激励,促进:策动。策勉。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策。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策命。策免。策封。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策论。策问
- 简的解释 简 (簡) ǎ 古代用来写字的竹板:竹简。简牍。简策。简册。 书信:简帖。简札。信简。书简。 不复杂:简单。简易。简略。简要。简便。简洁。简练。册繁就简。言简意赅。 选择:简拔。简选。简任。 姓。 繁
网络扩展解释
“策简”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策简”指古代用于记录的薄册文书,通常由竹简或木简编连而成,用于记载官方事务、礼仪规范或重要文献。该词多见于清代文献,例如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提到:“我待年之媵,例不登诸策简”,表明媵妾因身份低微不被记录于正式文册。
2.字义分解
- 策:古代书写用的竹片或木片,后引申为考试文体(如“策问”)、计算工具(清代用于数学乘法口诀)。
- 简:竹简,古代书写载体,后衍生出“简单”“书信”等含义(如“简牍”“书简”)。
3.用法与语境
- 古代文书:指官方编录的簿册,如户籍、礼仪记录等。
- 文学引用:清代文献中多用于强调正式性与权威性,例如身份低微者“不登诸策简”。
4.相关扩展
- 近义词:简策、簿册(均指竹简编连的文书)。
- 文化意义:反映古代文书制度及社会等级观念,是研究历史文献的重要载体。
5.现代应用
如今“策简”一词已不常用,主要见于古籍研究或文学创作中,作为对古代文书制度的代称。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清代文献《阅微草堂笔记》。
网络扩展解释二
策简:策简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根据情况采取对策或应对的方法或计策。字义简单明了,用于描述解决问题的策略或办法。
拆分部首和笔画:策字的部首是竹(⺮),总共有11个笔画。
来源:策字的来源并不明确,但与军事有关。在古代,策字曾用于指挥军队作战的计策。由于可靠和明智的策略对于赢得战争至关重要,因此逐渐延伸为解决问题或处理事务的方法。
繁体:策字的繁体为「策」(㐄)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策字有些不同的写法,比如在《说文解字》所记载的五篇中,有些写作「策」,有些写作「朿」。但现代汉字书写中,主要采用「策」。
例句:他制定了一个明智的策略,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组词:策略、策划、策动、制策、讨策等。
近义词:计策、办法、方法、谋略。
反义词:冲动、盲目、无计划。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