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稍芟的意思、稍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稍芟的解释

指树枝芦荻等塞河之物。《续资治通鉴·宋仁宗至和二年》:“往年 河 决 商胡 ,执政之臣,不审计虑,遽谋修塞,凡科配稍芟一千八百万,骚动六路百餘州军,官吏催驱,急若星火,虚费民财,为国歛怨。”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稍芟”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出现在水利或工程相关的历史文献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稍芟”指树枝、芦荻等用于堵塞河道的材料。在古代治水工程中,这些植物材料常被捆扎成束,用于加固堤坝或堵塞决口。

  2. 构词分析

    • 稍:本义为“禾末”(谷物顶端细小的部分),引申为细枝、末端。此处指代细小的植物枝条。
    • 芟:原指除草或收割,此处指收割后的植物材料(如芦苇、茅草等)。

历史用例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至和二年》记载,北宋时期治理黄河商胡段决口时,曾大规模征调“稍芟”:“凡科配稍芟一千八百万,骚动六路百餘州军……”,说明其用途是作为防洪物资,用量极大且征调过程扰民。

延伸背景

“稍芟”是古代水利工程的专用术语,特指用于堵河固堤的植物材料,反映了传统治水技术的特点和社会动员的规模。需结合历史文献理解其具体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二

《稍芟》的意思

《稍芟》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稍微、略微。它描述了一种程度不高、数量不多的情况。

拆分部首和笔画

《稍芟》的部首是《艸》(草字头部首)和《十》(横折钩),它的总笔画数为10画。

来源和繁体

《稍芟》是出自于古代文献《礼记·月令大传》中的一句话:“春为始发,孰敬乎?秋为收敛,孰无慎乎?惜乎!朝发白帝,暮至江陵;若稍芟则弗行矣。”该句意思是每个季节都有它的重要性,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在繁体中,该词写作「稍芟」,没有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稍芟」的写法是有一些差异的。例如,在《康熙字典》中的写法是「稍□」,其中的第二个字为填充字,现在已经无法辨认。

例句

1. 他稍芟了一下思考,然后做出了决定。

2. 天气虽然稍芟凉爽,但还是很适合出门活动。

组词

- 稍事:做一点事情。

- 稍纵即逝:转瞬即逝,来去匆匆。

- 稍疏:稍微疏忽。

近义词

- 稍微

- 稍许

- 略

反义词

- 大幅:大幅度地,很多。

- 非常:非常地,极其。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