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随命的意思、随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随命的解释

古代三科运命说之一种。谓寿命久暂与其德行好坏相应。 汉 班固 《白6*虎通·寿命》:“命有三科以记验,有寿命以保度,有遭命以遇暴,有随命以应行……随命者,随行为命,若言怠弃三正,天用勦絶其命矣。”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随命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随命”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哲学与命理观念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人的命运并非完全固定,而是会随着个人行为的善恶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以下从汉语词典释义及学术角度进行详细阐释:

一、词典释义与概念核心

  1. 基本定义

    “随命”指人的吉凶祸福与其道德行为密切关联,行善得福、作恶招灾,强调命运的可变性。此概念与“正命”(先天注定)、“遭命”(遭遇外界不可抗力)共同构成汉代“三命说”体系,见于《白虎通义·寿命》及王充《论衡·命义》。

  2. 词义分解

    • 随:跟随、依据,指命运依从于人的行为选择。
    • 命:既指天命赋予的禀赋,也包含人生际遇的走向。

      合称“随命”,即“命运随行而变”的简括表达。

二、哲学渊源与历史语境

  1. 思想源流

    源于先秦儒家“天命靡常,惟德是辅”观念(《尚书·蔡仲之命》),经汉代董仲舒“天人感应”论深化,形成系统的命运观。王充《论衡》明确提出:“随命者,戮力操行而吉福至”,将个人努力纳入命运框架。

  2. 社会功能

    汉代官方文献《白虎通义》将“随命”纳入伦理教化体系,主张“欲民劝人乐进”,通过道德行为影响命运的观念激励世人向善。

三、学术研究与现代阐释

现代学者指出,“随命说”调和了天命决定论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如郑万耕在《扬雄及其太玄》中分析,此理论既承认命运存在,又为道德实践留下空间,构成中国古代命运观的重要辩证维度。


参考文献来源

  1. 王充《论衡·命义》(古籍原文)
  2. 班固《白虎通义·寿命》(中华书局点校本)
  3. 郑万耕《扬雄及其太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随命”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汉语词汇,其解释需结合古代哲学概念与现代语境:

一、古代命理学说中的“随命”

  1. 基本含义
    源自汉代“三科运命说”,指人的寿命长短与德行好坏直接相关。行善积德则得福报,放纵恶行则招灾祸。

  2. 理论背景
    与“正命”“遭命”并列,构成三种命运类型:

    • 正命:先天注定的命运;
    • 随命:后天行为决定的命运;
    • 遭命:因意外遭遇导致的命运。
  3. 文献依据
    《白虎通·寿命》记载:“随命者,随行为命”,强调人的主观行为对命运的影响。


二、现代语境中的“随命”

  1. 引申含义
    指“顺从命令、听从安排”,强调无条件服从上级指示。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组织纪律、军事命令等场景,例如:“他随命而行,迅速执行了任务。”


三、例句与哲学思考


“随命”一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感应”的思想,既包含对道德行为的规训,也衍生出服从指令的现代语义。如需进一步了解三命说的完整体系,可参考《白虎通》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暗诵罢驽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材资残废赤棠鉏麛粗鄙代解调兵底账反脣相稽梵咒封火砖墙風嬌分秒必争辅益钩佩轨度规旋矩折裹角横驱还可能蹇瘠监领计酬锦石锦竹酒头巨区看扁枯风寥若晨星隶变龙树拢头鹭序鸳行蛮垂没弹剥棉籽油铭刻蜜滓排房偏向七方十齐热脑三方五氏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善游者溺十月怀胎十斋期手作泰姬陵天威铁扒文苔五釜祥哀相凌嫌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