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山名 日月山 ,天枢也。”
日月山
释义
日月山是位于中国青海省湟源县与共和县交界处的一座山脉,属祁连山支脉,平均海拔约4000米。其名称源于藏语“尼玛达哇”(意为“太阳和月亮”),蒙古语称“纳喇萨喇”,汉语译作“日月山”。该山因文成公主进藏的传说而闻名,被视为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地理分界标志,具有重要的自然与人文意义。
日月山横亘于青海湖以东,是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也是外流河(湟水)与内流河(倒淌河)的分水岭。山体呈西北-东南走向,山顶有唐代修建的“日月山碑”及现代纪念文成公主的日亭、月亭。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青海省重要的地理标识之一。
日月山是“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现为青海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旅游景点。其标志性景观“日月山垭口”立有青藏高原地理分界碑,山麓建有文成公主纪念馆。作为汉藏文化交融的象征,日月山被列入《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相关研究见于《中国地名辞海》及青海民族大学学术文献。
参考资料
日月山是位于青海省的重要地理与文化地标,其含义可从以下多维度解析:
地理位置 日月山地处青海省湟源县西南40公里处,属祁连山脉支脉,呈南北走向,长约90公里,平均海拔约4000米。最高峰阿勒大湾山海拔4877米,青藏公路通过的日月山口海拔3520米。作为青海湖东部的天然水坝,它阻挡了青海湖的外流。
地理分界线意义
名称由来与文化象征 藏语称“尼玛达哇”,蒙古语称“纳喇萨喇”,均意为“太阳和月亮”。此名与文成公主进藏传说相关:相传她途经此处抛下宝镜,镜碎成两半化为日、月山包,象征汉藏文化交融。
历史战略地位 自唐代起即为中原通往西藏、柴达木盆地的咽喉要道,现存青藏公路仍经此山口。古代文献《山海经·大荒西经》亦有记载(注:此说见于文学引用,实际地理位置需结合现代地理学)。
提示:如需了解文成公主传说细节或具体旅游信息,可查看(诗歌)和(旅游推荐)的完整内容。
百里宰包米丙舍踟躇传答初年紞紞黨部大势所趋敌偶度牒犊木子風情月意俸资焚鱼簠簋不饬扶笻改天共偫航次隳堕渐变矜宠纠治谲説科虫体夸官馈人餽遗捆心劳慰联绵字犂耳鸾路络脉鲁飔磨洗排户盘溢偏王千陌气井穹质其它遶弯设隘圣牌射贴世标饰非掩过铄闪螳螂黄雀腾闪天生跳脱頽垫温香艳玉巫阳县帖贤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