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日月山的意思、日月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日月山的解釋

傳說中的山名。《山海經·大荒西經》:“大荒之中,有山名 日月山 ,天樞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日月山

釋義

日月山是位于中國青海省湟源縣與共和縣交界處的一座山脈,屬祁連山支脈,平均海拔約4000米。其名稱源于藏語“尼瑪達哇”(意為“太陽和月亮”),蒙古語稱“納喇薩喇”,漢語譯作“日月山”。該山因文成公主進藏的傳說而聞名,被視為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地理分界标志,具有重要的自然與人文意義。

一、地理位置與自然特征

日月山橫亘于青海湖以東,是農耕區與牧區的分界線,也是外流河(湟水)與内流河(倒淌河)的分水嶺。山體呈西北-東南走向,山頂有唐代修建的“日月山碑”及現代紀念文成公主的日亭、月亭。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青海省重要的地理标識之一。

二、名稱溯源與文化象征

  1. 曆史傳說:據《唐書·吐蕃傳》記載,唐貞觀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松贊幹布途經此山。她因思念故鄉摔碎唐太宗所賜“日月寶鏡”,鏡片分别化為日山、月山,“日月山”由此得名。此傳說象征漢藏民族友好交流,被載入多部史籍。
  2. 民族語源:藏語“尼瑪達哇”與蒙古語“納喇薩喇”均直譯為“日月”,印證其名稱在民族語言中的一緻性。

三、文化意義與當代價值

日月山是“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現為青海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旅遊景點。其标志性景觀“日月山垭口”立有青藏高原地理分界碑,山麓建有文成公主紀念館。作為漢藏文化交融的象征,日月山被列入《中國地名文化遺産保護名錄》,相關研究見于《中國地名辭海》及青海民族大學學術文獻。

參考資料

  1. 青海省人民政府官網. 《青海省志·地理志》.
  2. 青海民族大學. 《唐蕃古道曆史文化研究》.
  3. 《中國地名辭海》(民政部編,1999年版).
  4. 中國國家地理. 《青藏高原東緣地理分界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

日月山是位于青海省的重要地理與文化地标,其含義可從以下多維度解析:

  1. 地理位置 日月山地處青海省湟源縣西南40公裡處,屬祁連山脈支脈,呈南北走向,長約90公裡,平均海拔約4000米。最高峰阿勒大灣山海拔4877米,青藏公路通過的日月山口海拔3520米。作為青海湖東部的天然水壩,它阻擋了青海湖的外流。

  2. 地理分界線意義

    • 内外流區分界:西側為内流區,東側為外流區
    • 氣候區劃: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
    • 地貌區劃: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分界
    • 經濟區劃:青海農業區與牧業區分界
  3. 名稱由來與文化象征 藏語稱“尼瑪達哇”,蒙古語稱“納喇薩喇”,均意為“太陽和月亮”。此名與文成公主進藏傳說相關:相傳她途經此處抛下寶鏡,鏡碎成兩半化為日、月山包,象征漢藏文化交融。

  4. 曆史戰略地位 自唐代起即為中原通往西藏、柴達木盆地的咽喉要道,現存青藏公路仍經此山口。古代文獻《山海經·大荒西經》亦有記載(注:此說見于文學引用,實際地理位置需結合現代地理學)。

提示:如需了解文成公主傳說細節或具體旅遊信息,可查看(詩歌)和(旅遊推薦)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並禽賓闼常川崇虛從隨翠駮大棺旦昏彈枉得功夫靛颏兒隄火二伯煩僞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憤濤縛綁附蠃服帖婦言噶啷啷工商挂拍貴親過承寒氈河兖弘文館皇差火鎗枷稍拘信揆度困餒霤軒貉袖嫟稱撲酒虔夷诠旨擾挂認戶人火人涉卬否日新月着雙重國籍竦劍隨夷淘米天惠通臂拳頭面禮足頽虧陀羅尼門土中人瓦釜外辦沃埜仙旛小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