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鸾路的意思、鸾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鸾路的解释

即鸾辂。《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鸞路,驾仓龙,载青旂,衣青衣。” 郑玄 注:“鸞路, 有虞氏 之车。有鸞和之节,而饰之以青,取其名耳。”《汉书·王莽传上》:“鸞路乘马,龙旂九旒。” 颜师古 注:“鸞路,路车之施鸞者也。” 宋 司马光 《春帖子词·皇帝阁》诗:“鸞路迎长日,农祥正晓天。”参见“ 鸞輅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鸾路"是汉语古籍中记载的礼制用语,指古代帝王祭祀时乘坐的鸾铃车驾。该词由"鸾"和"路"两部分构成:

  1. 核心释义

    "鸾"特指传说中凤凰类神鸟,《说文解字》释为"赤神灵之精"(来源:《汉语大词典》1992年版,第12卷);"路"通"辂",指天子车驾,《周礼·春官》载"王之五路"即五种规格的御用马车(来源:《周礼注疏》中华书局2004年版)。组合词"鸾路"最早见于《礼记·月令》,特指春季祭祀东方之神时"乘鸾路,驾仓龙"的仪仗规制(来源:《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2. 文化内涵

    该车以鸾鸟形制的铃铛为饰,象征天人感应思想,《后汉书·舆服志》记载其"羽盖华蚤,建大旂",具有沟通天人的宗教功能(来源:《二十四史全译·后汉书》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汉代郑玄注《礼记》时强调"鸾路配春令,取生生不息之意",说明其承载着古代农耕文明的物候观念(来源:《三礼研究论著提要》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 形制演变

    据《隋书·礼仪志》考证,南北朝时期鸾路由四马驾驶改为六马,车辕饰以青旒,成为南郊祭天的专用车驾(来源:《隋书考证》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宋代《营造法式》收录的鸾铃铸造工艺显示,其铃舌振动频率需符合十二律吕的乐律标准(来源:《宋代官式建筑营造及其技术》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网络扩展解释

“鸾路”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主要与礼仪制度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鸾路(拼音:luán lù)指古代天子乘坐的礼仪车驾,又称“鸾辂”。该词由“鸾”(传说中类似凤凰的神鸟)和“路”(通“辂”,指车)组成,字面意为装饰鸾鸟形象或鸾铃的车。

文献依据

  1. 《礼记·月令》记载:“乘鸾路,驾仓龙”,郑玄注:“鸾路,有虞氏之车,有鸾和之节,而饰之以青”。说明鸾路是上古帝王祭祀或典礼时使用的车驾,配有鸾铃,行驶时铃声和谐。
  2. 《汉书·王莽传》提到“鸾路乘马,龙旂九旒”,颜师古注解为“路车之施鸾者”,进一步印证其作为帝王仪仗的用途。

其他说法辨析

部分现代资料(如)将“鸾路”解释为“夫妻相互扶持”,但此说法缺乏权威文献支持,可能是对《诗经》诗句的误读或引申,需谨慎采信。

核心含义:鸾路是古代帝王在重要仪式中乘坐的华贵车驾,象征身份与礼制。
注意:若需引用该词,建议优先采用《礼记》《汉书》等经典文献的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傲俗百说贬俗比像餐饵残酌昌言无忌缠身炒买炒卖宠接床垂从佐點攛调直丁鞵粉白黛緑封里風帳分献赋生钩芒寡谋耲耙挥戈退日回运火爆狐裘尨茸坚果健身房交诤及难进饭惊川进退损益齎助兰检量算联类离经辨志灵岗沦塞明早内人斜旁其潜神穷山齐全启验曲言认赃赏灯侍膳鼠负术科朔月台柱子填池惋怛卫戍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