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簠簋不饬的意思、簠簋不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簠簋不饬的解释

见“ 簠簋不饰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簠簋不饬"是源自古代汉语的成语,字面指古代祭祀礼器不整饬,实则借指官员贪腐失职。该词最早见于《汉书·贾谊传》"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饬'",其中"簠"(fǔ)与"簋"(guǐ)为古代盛放黍稷的青铜礼器,分别呈长方形和圆形,《周礼·地官》载"凡祭祀,共簠簋";"不饬"即不整饬、失修之意。在《汉语大词典》中,该成语被定义为对官吏贪贿的婉辞,如清代钱谦益《牧斋初学集》载弹劾奏章"簠簋不饬,赃私狼藉"。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历史文献研究,如《中国古代官制研究》中解析该词体现了古代"以器物代品行"的监察文化特征。需要注意的是,该成语属于生僻典故词,在《现代汉语常用词表》中未被收录,常见于古籍文献及历史研究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簠簋不饬”是一个源自古代典籍的成语,主要用于形容官员不廉洁或行为不端。以下是详细解释:

读音


字义与词源

  1. 簠与簋
    二者均为古代祭祀或宴飨时盛放黍稷的礼器,材质多为青铜或竹木。

    • 簠:长方形,器盖与器身形状相同,可分开使用。
    • 簋:圆口双耳,用于盛放熟食。
      在《周礼》和《论语》中,簠簋被视为象征礼制与身份的重要器物。
  2. 不饬
    “饬”意为整治、端正,“不饬”即指器物未妥善整理,引申为行为不检点、失职。


成语释义


延伸背景


例句

通过结合礼器文化与历史语境,这一成语生动体现了古代对官吏道德操守的严苛要求。

别人正在浏览...

白叠巾保乂襃赞备究崩骞鬓影不上台盘超尘宸聪厨传宕迈弹治虰蛵东西步独出己见非诋福份拂髦釜钟干嚎贵人多忘事艰难险阻骄恡袷衫节録科兵躐官令绩临河欲鱼离缺论解篾折子密谏闽南话攮颡内籀僄弃迫趣裒览乾罢倾颓齐嶃嶃如鲠在喉石城守法手工艺四壁思莼踏槐烫热天波调光通黠晚节不保无任徒雺塞舞裀小数点下眼看欣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