簠簋不饬的意思、簠簋不饬的详细解释
簠簋不饬的解释
见“ 簠簋不饰 ”。
词语分解
- 簠簋的解释 .簠与簋。两种盛黍稷稻粱之礼器。《礼记·乐记》:“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亦借指酒食、筵席。《晏子春秋·杂上十二》:“ 景公 饮酒,夜移于 晏子 之家……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夫子乐
- 饬的解释 饬 (飭) ì 整顿,使整齐:整饬纪律。 古同“敕”,告诫,命令。 谨慎:“程元凤谨饬有余,而乏风节”。 古同“饰”,巧饰。 笔画数:; 部首:饣;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簠簋不饬”是一个源自古代典籍的成语,主要用于形容官员不廉洁或行为不端。以下是详细解释:
读音
- 簠簋不饬:fǔ guǐ bù chì
(“簠”读fǔ,“簋”读guǐ,“饬”读chì)
字义与词源
-
簠与簋
二者均为古代祭祀或宴飨时盛放黍稷的礼器,材质多为青铜或竹木。
- 簠:长方形,器盖与器身形状相同,可分开使用。
- 簋:圆口双耳,用于盛放熟食。
在《周礼》和《论语》中,簠簋被视为象征礼制与身份的重要器物。
-
不饬
“饬”意为整治、端正,“不饬”即指器物未妥善整理,引申为行为不检点、失职。
成语释义
- 核心含义:比喻官员贪污腐败、品行不端,或为官失职。
- 来源:出自《汉书·贾谊传》:“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饬’。”
- 用法:旧时弹劾官吏的委婉说法,现多用于批评公职人员渎职或腐败行为。
延伸背景
- 文化隐喻:古人以礼器象征官员的德行,簠簋若不规整,则暗指其操守有亏。
- 同义变体:亦作“簠簋不饰”“簠簋不修”(如《清史稿》中弹劾贪吏的记载)。
例句
- 《清史稿》载:“恒文为大臣,私饱己橐,簠簋不饬,负恩罪大。”
- 现代用法:某些官员若簠簋不饬,终将受到法律严惩。
通过结合礼器文化与历史语境,这一成语生动体现了古代对官吏道德操守的严苛要求。
网络扩展解释二
簠簋不饬是一个古汉语词语,意思是形容一个人举止粗野、不修边幅的样子。下面是对该词的一些详细解释:
拆分部首和笔画:簠簋分别属于竹部和瓦部的部首,它们的笔画分别是"⺮"(6画)和"⺶"(5画)。
来源:簠簋是古代器物,簠指的是簠箪,即盛放食物的竹器;簋是古代的一种盛食器皿,通过这两者的组合,象征着食物散乱的样子。
繁体:簠簋不飭是簠簋不饬的繁体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根据古代汉字的写法,簠簋不饬可能写作「⺮⺶不饣」。
例句:他举止粗野,簠簋不饬,不受人喜欢。
组词:簠簋不饬没有一个明确的动词或名词作为组词,因其含义广泛,它可以跟其他词语组成不同的词组或表达方式。
近义词:造作不端、野蛮无礼、粗俗低雅。
反义词:文雅得体、端庄大方、谦和有礼。
希望这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春烟德庇调态碓投贰地风铎分节歌负诟忍尤改易关涉轨法轨物怀材冱严齎貣洊升检则角奔揭晓井椁精信疾学开雾睹天坑泽粮重连枝带叶辽生龙井寺龙辀漏屋瞒官不瞒私冒忿梅生冥灭南唐二陵糱麴槃根偏隘偏海乾窦青华钦工黥卒曲瑵人奴产子人物擩染诗祖受耕松木板泰厉天旨讬正晩光猥催稳疾嫌惎咸阳桥析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