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绿茂盛貌。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緑依依墙高柳半遮,静悄悄门掩清秋夜。”《水浒传》第一二○回:“红瑟瑟满目蓼花,緑依依一洲芦叶。” 明 单本 《蕉帕记·脱化》:“你将緑依依窗前一叶蕉,变翠的的轴上千丝料。”
“緑依依”是一个古典文学中用于描绘自然景色的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词义
意为「碧绿茂盛」的样貌,多用于形容植物繁密青翠的状态。例如《西厢记》中“緑依依墙高柳半遮”描写柳枝垂挂的茂密景象,《水浒传》则以“緑依依一洲芦叶”表现芦苇丛的繁盛。
发音
现代汉语拼音为lǜ yī yī(部分古籍注音为“lù”,但现代规范以“lǜ”为准)。
文字构成
“緑”是“绿”的异体字,属于繁体字形;“依依”在此处为叠词,强调植物柔密连绵的形态,与“杨柳依依”中的用法不同。
应用语境
主要用于诗词、戏曲等古典文学,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其意境常与“静悄悄”“红瑟瑟”等色彩或状态词对仗,形成画面感。
提示:如需具体例句或更多古籍出处,可参考《西厢记》《蕉帕记》等元代杂剧。
緑依依(lǜ yī yī)是一个词语,意思是绿色郁郁葱葱、充满生机的样子。这个词语的拆分部首是: 彐和艸,它的总笔画数是10画。
緑依依这个词语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诗经·国风·秦风·緑衣》,緑衣表示绿色的衣物,有生机勃勃的气息,后来演变成了緑依依这个词语。
在繁体字中,緑依依的写法是綠依依。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一些不同。根据汉字书写的演变,緑依依的古代写法可能是綠衣衣,其中綠表示绿色,衣表示衣物,衣表示是两个表示相同的字,强调了绿色衣物的繁盛。
緑依依这个词语可以用在句子中,例如:"春日的山峦緑依依,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这句话形容山峦上郁郁葱葱的绿色景象。
除了緑依依外,还有一些与緑依依相关的词语,组词如:緑油油、緑瓦红墙、蒼翠欲滴;近义词有:翠绿、青葱、碧绿;反义词有:干枯、凋谢。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