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警戒并加固营垒。 唐 陈子昂 《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二虏奸回,凶猾未测,朝夕警固,颇有窥覦。” 唐 陈子昂 《上蜀川安危事》之一:“旦夕警固必有发者,一发已后,警动 蜀州 ,朝廷不知,徵兵赴救,兵至贼散,靡弊更甚。”
“警固”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警戒并加固营垒,主要用于军事防御场景。以下是详细解释:
该词多见于唐代文献,如陈子昂的《上西蕃边州安危事》和《上蜀川安危事》中,描述边疆防御时提到“朝夕警固,颇有窥觎”“警固必有发者”,均指通过警戒和加固应对敌军威胁。
主要用于古代军事策略或历史文献,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但在研究古代战争史或文言文时可能涉及。
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唐代军事典籍。
警固是一个汉字词汇,它的意思是“保持警惕”或者“加强防守”。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一个是言字旁,另一个是土字旁。它的笔画数目是11划。
警固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时候,人们经常需要时刻保持警惕,防备外敌侵略。因此,警固这个词逐渐形成并得到广泛使用。
警固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警固」,与简体字的写法相同。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警固的写法稍有不同。警字的上部分是“言”,下部分是“敬”, 固字的上部分是“囗”,下部分是“土”。这种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但基本含义相同。
1. 旅行时请警固贵重物品,以免遗失。
2. 在巡逻岗位上,警察需要时刻警固周边的安全。
组词例:警报、固执、固有、警察、固定。
近义词例:警惕、戒备、警觉、增强防守。
反义词例:纵容、放松、疏忽、漏洞。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