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kyo] 日本首都。在关东平原南端东京湾北岸,人口1192.7万(1989)
(1).古都名。指 洛阳 。即今 河南省 洛阳 市。 东汉 都 洛阳 ,因在 西汉 故都 长安 之东,故称“东京”。 隋炀帝 即位后,自 长安 迁都 洛阳 ,亦称 洛阳 为“东京”。
(2).古都名。指 汴州 。即今 河南省 开封市 。 五代 后晋 建都 汴州 ,改 汴州 为 开封府 ,建号“东京”。 五代 后汉 、 后周 以迄 北宋 均仍之。
(3).代指 东汉 。《后汉书·皇后纪序》:“ 汉 仍其谬,知患莫改, 东京 皇统屡絶,权归女主。”《晋书·儒林传序》:“逮於 孝武 ,崇尚文儒,爰及 东京 ,斯风不坠。”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自是 汉 世史官所续,皆以史记为名。迄乎 东京 ,著书犹称 汉 纪。” 章炳麟 《訄书·学变》:“ 东京 之衰,刑赏无章也。”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东京汉语 快速查询。
关于“东京”的词义解释,需结合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分两个维度理解:
一、现代含义(日本首都)
基本定义
东京是日本事实上的首都(无法律明文规定),位于关东平原中部,面向东京湾,包含23个特别区及周边多摩地区、岛屿等,总面积2155平方公里,人口约2680万(1995年数据)。
城市特征
作为全球特大城市,东京是日本最大工商业中心、交通枢纽(含高架电车、地铁等立体化交通)和航空中心,拥有东京大学等百余所高校及明治神宫、东京塔等名胜。
历史沿革
原名“江户”,1868年明治天皇迁都后更名为“东京”,成为政治中心。其名称源自日语汉字“東京”,罗马音为“Tokyo”,与英文音译无关。
二、古代含义(中国历史上的“东京”)
洛阳(东汉)
东汉时期因都城位于长安以东,称洛阳为“东京”,如《后汉书》记载的“东京名族”即指洛阳。
开封(北宋)
五代后晋至北宋时期,汴州(今河南开封)被定为“东京”,成为经济文化中心,如《东京梦华录》描述的开封盛景。
其他朝代
隋朝亦曾称洛阳为东京,中国历史上共有8座城市在不同时期被冠以“东京”之名,多为陪都或临时都城。
补充说明
需注意区分语境:现代“东京”专指日本首都,而古代“东京”需结合具体朝代判断指代城市。如需更详细数据(如最新人口统计),可参考东京都政府官网或权威年鉴。
拜上百岁千秋吧台别业襞襀比栉彩船操券草座吃独桌初宵蹙怖当世冠道职定钱短榻耳廓坊局防饷蜂儿風發感怀感佩高达公幄合鼓狠命河图雒书豁喇喇架舌头镜槛津浦铁路就绪祭主碅磳狂犬亏杀苦手拦门牢狱了然于胸躐冒凌杂懔然掠人之美颇胝迦峭险穷且益坚蠼螋疮锐不可当声干扰生长激素兽类枢垣胎卵躺尸绾角儿五至小丑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