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任诞的意思、任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任诞的解释

[dissipated] 放任;不受约束

任诞不羁

详细解释

任性,放诞。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篇。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四》:“ 对山 ( 康对山 )小时即任诞,其所娶 尚夫人 甚贤。”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六:“﹝ 桑悦 ﹞为 柳州 岁餘,父丧归。服除,遂不起。居家益任诞,褐衣 楚 製,往来郡邑间。” 明 陈继儒 《枕谭·任诞》:“世谓任诞起於 江 左,非也。 汉 末已有之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任诞"是汉语中具有文化特质的复合词,最早见于魏晋时期文献,其核心含义指放任不羁、不拘礼法的行为方式。《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第5版,第325页)将其定义为"放任怪诞,不拘礼法",强调突破传统规范的特质。该词常见于描述六朝名士风度,《世说新语·任诞》记载了王子猷雪夜访戴的典故,生动展现了"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任诞精神。

从构词法分析,"任"取放任、听凭之意,"诞"含荒诞、不合常理之义,二字组合凸显了突破世俗约束的行为特征。南朝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专设"任诞"篇,收录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的轶事,记录了酗酒狂歌、裸身见客等挑战礼教的行为。现代学者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指出,这种看似放浪形骸的表现,实则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知识分子对礼教束缚的消极反抗。

需注意的是,任诞现象具有历史语境限定性。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强调,这种行为方式与当时政治高压下的生存策略密切相关,不宜简单效仿。当代语言使用中,"任诞"多用于文学评论领域,形容艺术创作中突破常规的表现手法。

网络扩展解释

“任诞”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rèn dàn,主要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任性放纵、不拘礼法。以下是详细解释及相关背景:


一、基本释义

  1. 核心含义:
    指行为举止不受世俗礼法约束,带有放任、荒诞的特点,常见于对魏晋名士生活态度的描述。

  2. 字义拆解:

    • 任:意为“放任”“不拘束”;
    • 诞:本义为“荒诞”,引申为“不合常理”。

二、出处与文献记载

  1. 《世说新语·任诞》:
    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专设《任诞》篇,记录魏晋名士的放达行为。例如:

    • 阮籍在母亲葬礼上饮酒食肉,以“穷矣”痛哭吐血,展现对礼法的蔑视;
    • 阮咸于七月七日当众晒粗布短裤,与北阮的华服形成对比,表达对世俗的嘲讽。
  2. 后世引用:
    明代何良俊《四友斋丛说》、王世贞《艺苑卮言》等文献中,均以“任诞”形容文人名士的狂放不羁。


三、历史与文化背景

  1. 魏晋风度:
    “任诞”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等名士的典型作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通过纵酒、裸身等行为对抗虚伪礼教。

  2. 双重评价:

    • 正面:被视为追求自由、真性情的表现;
    • 负面:被传统礼教斥为“无礼”“败坏风俗”。

四、应用示例

  1. 古文:
    “对山(康海)小时即任诞,其所娶尚夫人甚贤。”(明·何良俊)
  2. 现代用法:
    可用于形容艺术家的创作风格或某人突破常规的行为,如:“他的画风任诞不羁,充满奇思妙想。”

如需进一步了解《世说新语》中的具体故事,可参考权威文献或注释版本。

别人正在浏览...

阿龙摆站榜吏暴光边堡博掩才观茶鼓成辞持议春年赕税大衫定址都咸对号入座度朔讹人高眠革除絓累关心民瘼含怒合弱会闱匠氏嘉觞节哭畿封惊烽寄谕开罗蓼萧灵翼龙翰凤雏鸾尾胪叙猫牛名件儗屈蟠螭趺亲人钦遵寝座祈使句染患肉袒负荆色拉商衡周鼎山字肩屎虼蜋水灯丝斤四罗田猎卫队无耳闲唠小娘子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