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任诞的意思、任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任诞的解释

[dissipated] 放任;不受约束

任诞不羁

详细解释

任性,放诞。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篇。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四》:“ 对山 ( 康对山 )小时即任诞,其所娶 尚夫人 甚贤。”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六:“﹝ 桑悦 ﹞为 柳州 岁餘,父丧归。服除,遂不起。居家益任诞,褐衣 楚 製,往来郡邑间。” 明 陈继儒 《枕谭·任诞》:“世谓任诞起於 江 左,非也。 汉 末已有之矣。”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任诞”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rèn dàn,主要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任性放纵、不拘礼法。以下是详细解释及相关背景:


一、基本释义

  1. 核心含义:
    指行为举止不受世俗礼法约束,带有放任、荒诞的特点,常见于对魏晋名士生活态度的描述。

  2. 字义拆解:

    • 任:意为“放任”“不拘束”;
    • 诞:本义为“荒诞”,引申为“不合常理”。

二、出处与文献记载

  1. 《世说新语·任诞》:
    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专设《任诞》篇,记录魏晋名士的放达行为。例如:

    • 阮籍在母亲葬礼上饮酒食肉,以“穷矣”痛哭吐血,展现对礼法的蔑视;
    • 阮咸于七月七日当众晒粗布短裤,与北阮的华服形成对比,表达对世俗的嘲讽。
  2. 后世引用:
    明代何良俊《四友斋丛说》、王世贞《艺苑卮言》等文献中,均以“任诞”形容文人名士的狂放不羁。


三、历史与文化背景

  1. 魏晋风度:
    “任诞”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等名士的典型作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通过纵酒、裸身等行为对抗虚伪礼教。

  2. 双重评价:

    • 正面:被视为追求自由、真性情的表现;
    • 负面:被传统礼教斥为“无礼”“败坏风俗”。

四、应用示例

  1. 古文:
    “对山(康海)小时即任诞,其所娶尚夫人甚贤。”(明·何良俊)
  2. 现代用法:
    可用于形容艺术家的创作风格或某人突破常规的行为,如:“他的画风任诞不羁,充满奇思妙想。”

如需进一步了解《世说新语》中的具体故事,可参考权威文献或注释版本。

网络扩展解释二

《任诞》的意思

《任诞》是一个中文词汇,表示放纵、随意的意思。它形容一个人言行不受拘束,任意妄为,不拘一格的状态。

拆分部首和笔画

《任诞》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人」,右边是「言」。部首「人」表示与人有关,部首「言」则表示与言语有关。

根据汉字笔画,「任」字总共有六画,部首「人」占两画,部首「言」占四画;「诞」字总共有八画,部首「言」占四画。所以,两个字总共有十四画。

来源和繁体

《任诞》是一对古汉语词语,最早出现在《孟子·滕文公上》一篇里。

在繁体字中,「任」字和简体字一样,而「诞」字的繁体写法为「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的写法和现代有所不同,以《说文解字》基础上的小篆字为例,「任」字的古汉字写法如下:

简化字:任

小篆字:

任字小篆字

「诞」字的古汉字写法如下:

简化字:诞

小篆字:不可复原

例句

1. 他从小就被纵容,任性成长。

2. 这个国家的法律不能让人们任诞胡作非为。

3. 历史上有许多帝王任性妄为,最后导致了王朝的灭亡。

组词

1. 任意:表示毫不受拘束,在行动或选择上随心所欲。

2. 任性:表示行为不受限制,不服从规则或他人指导。

3. 任命:表示对某人正式指派某个职位或任务。

近义词

1. 放纵:表示没有任何约束或限制。

2. 放肆:表示言行放纵,没有顾忌或分寸。

3. 纵容:表示对某人行为的容忍或纵容。

反义词

1. 约束:表示对行为或活动进行限制,使其不过分放纵。

2. 克制:表示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过分放纵或冲动。

3. 克己:表示自我约束和克制,不让自己任性放纵。

别人正在浏览...

谤忌悲涕别风柴营逞臆扯气出贡此一时彼一时倒牀短虑楯墨反听副産品公羊子果且孩儿参核定禾谷很鸷卉裳回炉复帐假传圣旨嘉苗将毋同蹇卫极讙鞿鞚饥羸集纳金钱会空国之侯孔宣父琅函揽塞列韵另外淩侮乱营缦布梅菹南乡子宁王平安喏诮诘穷小子汝辈氉皮搔扰烧炭食既説通私载遂愿天与人归体正伪名无患子小编胁肩累足撷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