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出贡的意思、出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出贡的解释

(1).科举时代,凡屡试不第的贡生,可按年资轮次到京,由吏部选任杂职小官。某年轮着,就叫作“出贡”。《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 鲜于同 ﹞年年科举,岁岁观场,不能得朱衣点额,黄榜标名。到三十岁上,循资该出贡了。他是个有才有志的人,贡途的前程是不屑就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 浙江 温州府 曾有一个廪膳秀才,姓 韩 名 赞卿 ,屡次科第,不得中式。挨次出贡,到京赴部听选,选得 广东 一个县学里的司训。”《儒林外史》第十八回:“ 随岑庵 却认得 金东崖 ,是那年出贡进京,到监时相会的。”

(2).秀才一经成为贡生,就不再受儒学管教,俗称“出贡”。《儒林外史》第五回:“想起还是前年出贡竖旗杆,在他家扰过一席。”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出贡”是明清科举制度中的特定术语,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一、贡生按年资选任官职

指科举中屡次落榜的贡生,根据资历排序到京城由吏部选任低级官职。例如:

二、秀才晋升贡生后的身份变化

当秀才通过选拔成为贡生后,可脱离地方儒学管教,俗称“出贡”。如:

注意

个别资料(如)提及“向上级进贡”的释义,但此用法在主流历史文献中未见佐证,可能与词语的多义性混淆有关。建议结合具体文献语境理解该词。

网络扩展解释二

出贡是指将物品或贡品献给神明、官府或其他尊贵的人物的行为。下面是有关出贡这个词的一些重要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 - 出: 凵、几 - 贡: 贝、貢 来源: 出贡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的意思是指向神明奉献贡品的行为。后来也用于向官府或其他尊贵的人或机构献上贡品。 繁体: 出貢(部首“貝”取代“贝”,字形稍有不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出贡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整体上还是类似于现代汉字的写法,字形可能会有些差异。 例句: - 春节期间,人们向神明出贡以祈求平安和好运。 - 历史上,各国宫廷都有向中国皇帝出贡的传统。 组词: 进贡、贡美、贡献、贡堂 近义词: 进贡、进献、奉献、献上 反义词: 收贡、索贡、没收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我很乐意再次帮助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