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贡的意思、出贡的详细解释
出贡的解释
(1).科举时代,凡屡试不第的贡生,可按年资轮次到京,由吏部选任杂职小官。某年轮着,就叫作“出贡”。《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 鲜于同 ﹞年年科举,岁岁观场,不能得朱衣点额,黄榜标名。到三十岁上,循资该出贡了。他是个有才有志的人,贡途的前程是不屑就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 浙江 温州府 曾有一个廪膳秀才,姓 韩 名 赞卿 ,屡次科第,不得中式。挨次出贡,到京赴部听选,选得 广东 一个县学里的司训。”《儒林外史》第十八回:“ 随岑庵 却认得 金东崖 ,是那年出贡进京,到监时相会的。”
(2).秀才一经成为贡生,就不再受儒学管教,俗称“出贡”。《儒林外史》第五回:“想起还是前年出贡竖旗杆,在他家扰过一席。”
词语分解
- 出的解释 出 (??齣) ū 从里面到外面:出访。初出茅庐。出笼。 往外拿,支付:出力。出钱。出谋画策。入不敷出。 离开:出发。出轨。出嫁。 产生,生长:出产。出品。出人才。 发生:出事。 显露:出现。出名。
- 贡的解释 贡 (貢) ò 献东西给上级,古代臣下或属国把物品进献给帝王:进贡。纳贡。贡献。贡品。贡赋。 封建时代给朝廷荐举人才:贡生(指经科举考试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人)。贡举。 姓。 笔画数:; 部首:贝;
网络扩展解释
“出贡”是明清科举制度中的特定术语,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一、贡生按年资选任官职
指科举中屡次落榜的贡生,根据资历排序到京城由吏部选任低级官职。例如:
- 《警世通言》提到鲜于同“循资该出贡”,但因志向高远不愿就职;
- 该制度为长期未中举的读书人提供入仕途径,但职位多为杂职小官。
二、秀才晋升贡生后的身份变化
当秀才通过选拔成为贡生后,可脱离地方儒学管教,俗称“出贡”。如:
- 《儒林外史》描述严贡生出贡后竖旗杆庆祝;
- 标志着从地方生员升级为中央国子监学生,具备更高社会地位。
注意
个别资料(如)提及“向上级进贡”的释义,但此用法在主流历史文献中未见佐证,可能与词语的多义性混淆有关。建议结合具体文献语境理解该词。
网络扩展解释二
出贡是指将物品或贡品献给神明、官府或其他尊贵的人物的行为。下面是有关出贡这个词的一些重要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
- 出: 凵、几
- 贡: 贝、貢
来源:
出贡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的意思是指向神明奉献贡品的行为。后来也用于向官府或其他尊贵的人或机构献上贡品。
繁体:
出貢(部首“貝”取代“贝”,字形稍有不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出贡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整体上还是类似于现代汉字的写法,字形可能会有些差异。
例句:
- 春节期间,人们向神明出贡以祈求平安和好运。
- 历史上,各国宫廷都有向中国皇帝出贡的传统。
组词:
进贡、贡美、贡献、贡堂
近义词:
进贡、进献、奉献、献上
反义词:
收贡、索贡、没收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我很乐意再次帮助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