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琅函的意思、琅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琅函的解释

(1).书匣的美称。 前蜀 韦庄 《李氏小池亭》诗:“家藏何所宝,清韵满琅函。”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之八四:“琅函锦篋深韜袭,留付 松阴 后辈看。”

(2).指道书。 宋 晁补之 《引驾行·长春》词:“待琅函深讨,芝田高隐去偕老,自别有壶中永日,比人间好。” 金 赵秉文 《鲁直乌丝襕黄庭》诗:“《太清虚皇玉景经》,琅函琼笈秘始清。” 明 杨慎 《艺林伐山·仙经》:“琼文、藻笈、琳篆、琅函、皆指道书也。” 清 曹寅 《游仙诗三十韵》之二九:“诗成便返青天去,遗下琅函第几籤。”

(3).犹华翰。 清 顾炎武 《答李紫澜》:“春来两接琅函,著作承明,紬书金匱,自不负平生之所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琅函是汉语中兼具器物与典籍双重含义的古典词汇,其释义可从三方面解析:

一、本义溯源 指镶嵌玉石的精美书匣,《汉语大词典》记载其本义为"玉制书匣"。该释义源自"琅"字本义指似玉美石,《说文解字》注"琅玕,石似玉者",函为贮物器具,二字组合凸显古代文人对典籍的珍视。

二、道家典籍代称 自唐代始演变为道教经籍雅称,国学大师网《道藏》研究文献显示,该用法常见于《云笈七签》等典籍,喻指经文如美玉般珍贵。宋代文人扩展此义,陆游《玉笈斋书事》诗句"琅函奏号银河晓"即用此典。

三、书信敬辞功能 明清时期发展为书信美称,汉典网古文用例库收录的《与王学士书》"奉读琅函,如亲芝宇"典型展现其作为社交文书的礼仪功能。这种用法融合器物之贵与文辞之美,体现汉语敬辞体系的修辞特点。

(参考资料:1.《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国学大师网道藏文献库;3.汉典网古文用例数据库)

网络扩展解释

“琅函”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核心释义

  1. 书匣的美称
    指装饰精美或珍贵的书箱,常用来形容藏书之雅致。例如唐代韦庄《李氏小池亭》中“家藏何所宝,清韵满琅函”,清代黄遵宪诗作中也有“琅函锦篋深韜袭”的描述。

  2. 指道书(道教经典)
    在道教文献中,“琅函”代指经书典籍,如《太清虚皇玉景经》被称为“琅函琼笈”,宋代晁补之的词中也用“琅函深讨”喻指研读道经。

  3. 尊称他人书信
    作为敬语,用于对他人的书信表示尊重,如《福惠全书》中“伏愿琅函再锡”即为此意。

二、补充说明

三、引用文献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韦庄诗作、道教文献《关圣帝君大解冤经》等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谤讦兵形鼻张不但不用漕折拆裂谗构蟾诸嘲哮楚望簇拥点歌吊尔郎当雕甍兜兜裤堵垣费力不讨好风篁岭风物福德高庸革条鬼迷心窍河池贺公湖宏侈荒陋骄淫截拿井底蛤蟆絶峯开务渴羗枯身浪费楞角离析涣奔论著逻伺秒针泥文切似青云友崎嶔历落劝降权幸狨鞍溶化上章石隖手勤竦意韬晦待时钿波同类相妒猬锋相克现象瞎子摸鱼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