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曲县 ”。
“曲悬”是一个古代礼制术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基本定义
“曲悬”是“曲县”的异写形式,其中“县”为“悬”的古字。根据《周礼》,诸侯的乐器悬挂方式为三面陈列,形制呈弯曲状,故称“曲悬”(或“曲县”),与天子四面悬挂的“宫悬”形成等级差异。
历史文献依据
《左传·成公二年》记载:“请曲县、繁缨以朝,许之。”杜预注:“轩县也。周礼,天子乐宫县四面,诸侯轩县,阙南方。” 此处“曲县”即指诸侯的礼乐规制,仅保留东、西、北三面悬挂乐器,南面空缺。
结构与象征意义
“曲悬”主要用于描述周代诸侯的礼乐规范,需结合《周礼》《左传》等典籍理解其文化内涵。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十三经注疏》等权威文献。
曲悬(qū xuán)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它的笔画数为11画。
拆分部首:
曲 – 左上部分,是由曰和勹组成的,表示“弯曲”的意思;
悬 – 右下部分,是由千和糸组成的,表示“悬挂”的意思。
来源:
曲悬在《庄子·逍遥游》中有所提及,形容人们心情懒散、游手好闲的样子。后来,这个词逐渐用来形容人们产生迟延和不紧张的心态。
繁体:
曲懸(qū xuán)可以作为《曲悬》的繁体字写法。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曲的上部为口,下部为弓;悬的上部为毋,下部为糸。随着时间的流逝,字形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样子。
例句:
1. 他总是曲悬度日,没有任何进取的动力。
2. 这个人的性格曲悬,缺乏积极性。
组词:
1. 困顿曲悬 – 形容陷入困境,无法摆脱。
2. 心情曲悬 – 指心情懒散,没有压力。
近义词:
1. 疏懒 – 指懒散、不勤奋。
2. 游荡 – 指闲逛、没有目的性。
反义词:
1. 动劲 – 指富有活力,有干劲。
2. 上进 – 指积极向上,有进取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