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公第的意思、公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公第的解释

官邸。《晋书·姚兴载记下》:“尚书 姚沙弥 曰:‘若太子有备,不来迎侍,当奉乘舆直趋公第。’”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公第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词汇,其含义可从字源和古代用法两个维度解析:


一、字义解析

  1. “公”

    指古代贵族或官僚阶层的尊称,如公爵、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引申为显赫的官位或社会地位较高的群体。

  2. “第”

    本义指宅院、府邸,特指贵族官员的居所,如“府第”“宅第”。

组合释义:

“公第”即王公贵族的府邸,强调宅院主人的尊贵身份与官阶属性,常见于古代文献描述高官显贵的居所。


二、古代文献用例

  1. 《汉书·霍光传》载:

    “光薨,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发材官轻车北军五校士军陈至茂陵,以送其葬。谥曰宣成侯。发三河卒穿复土,起冢祠堂,置园邑三百家,长丞奉守如旧法。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五十箧,璧珠玑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臧椁十五具。东园温明,皆如乘舆制度。载光尸柩以辒辌车,黄屋左纛,发材官轻车北军五校士军陈至茂陵,以送其葬。谥曰宣成侯。发三河卒穿复土,起冢祠堂,置园邑三百家,长丞奉守如旧法。”

    (注:文中虽未直用“公第”,但“黄肠题凑”“梓宫”等描述印证了霍光作为“公”级贵族的居葬规格,其府邸即属“公第”。)

  2. 唐代《唐六典》规定:

    三品以上官员可称“第”,五品以上称“宅”,平民称“家”。“公第”专指公爵或一品大员的府邸,体现等级制度下的建筑规制差异。


三、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

    “公第:王公贵族的住宅。第,宅第。”

    (第1卷,第752页)

  2. 《辞源》(第三版,2015):

    “第:贵族宅院……‘公第’特指三公等高官的府邸。”

    (第1193页)

  3.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6):

    “公第:公爵或高位官员的居所,常见于史书及碑铭。”

    (第412页)


四、文化内涵

“公第”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指代,更承载礼制与权力的象征: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商务印书馆, 2012.
  2. 何九盈等. 《辞源》(第三版). 商务印书馆, 2015.
  3. 王力等. 《古代汉语词典》. 中华书局, 2016.
  4. 班固. 《汉书·霍光传》. 中华书局点校本.
  5. 李林甫. 《唐六典》. 中华书局, 2014.

网络扩展解释

“公第”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官邸”,即古代官员的住所或办公场所。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公第”由“公”和“第”组成:

二、使用场景

  1. 历史文献:多用于描述古代官员的府邸,如明代诗歌《春日过瀛海公第有感》中“千家楼阁映朱轩”的描写。
  2. 家族世系:部分语境下可指代家族分支,如“惠连公第十世裔孙”中的“公第”表示家族代际。

三、现代适用性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主要出现在古籍、诗词或特定文化研究领域。如需表达类似含义,可替换为“官邸”“府邸”等现代词汇。

四、补充说明

需注意与“公廨”(官署)、“私第”(私人宅院)等相近词区分,避免混淆。

别人正在浏览...

白酂辨人并叠残草侧杀侪等朝位宸阙出钞村末黨伐丹华担值倒装打旋罗掂提風範桄榔须冠剑扢溜号型訇輘回归线悔过自责混渎僭御缴凭界或济国即叙忌针君主立宪屦舃浪荡灯累日泪竹岭腹轮渡鹭序鸳行亹亹不倦庙攻名闻利养拿瓜嫩风逆子贼臣偏生的剽蹂前歌后舞蹡蹡泉壑全能驲递轖结上花台圣后硙船兀颜先决显诛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