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卿的官署。《左传·隐公七年》“初, 戎 朝于 周 ,发币于公卿, 凡伯 弗宾” 晋 杜预 注:“如今计献,诣公府、卿寺。” 孔颖达 疏:“自 汉 以来,三公所居谓之府,九卿所居谓之寺。” 杨伯峻 注:“据《仪礼·聘礼》,贵宾於朝君以后,又访问公卿,公卿接待之於祖庙,復又私相见面,两次皆有财礼。”《隶释·汉太尉陈球碑》“君讳 球 ,字 伯真 ” 宋 洪适 释:“ 陈 公名 球 , 下邳 淮浦 人,三剖郡符,五入卿寺,再为三公, 灵帝 光和 二年卒。”
“卿寺”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专有名词,其核心含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卿寺”指九卿的官署,即汉代中央行政机构中九卿的办公场所。其中“卿”指高级官员(九卿),而“寺”在汉代特指官署机构。例如太常寺、大理寺等均属九卿官署。
二、词源考据
典籍记载
最早见于《左传·隐公七年》晋代杜预注:“如今计献,诣公府、卿寺”,孔颖达进一步疏解:“自汉以来,三公所居谓之府,九卿所居谓之寺”。这表明汉代形成了“三公居府,九卿居寺”的官署划分制度。
语义演变
“寺”原指官署(如汉代九卿官署),后因佛教传入,汉明帝为西域僧人设立“白马寺”,“寺”逐渐衍生出宗教场所的含义。
三、相关辨析 部分资料(如)将“卿寺”解释为官僚包庇的成语,但此说法缺乏权威典籍支撑,可能为现代误读。建议以古籍注疏和制度史研究为依据。
四、示例应用
《后汉书》中“五入卿寺”即指陈球五次担任九卿级别的官职,反映汉代官员仕途轨迹。
卿寺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高官厚禄的官署。卿寺表示官府,可贵为高级官员之居所。
卿寺的部首是宀和寸。
卿的拆分部首是卩(旧时用来表示一种祭祀仪式的标志),共7画。
寺的拆分部首是寸(表示长度单位寸),共11画。
卿寺源自于古代中国,出自《史记·平津侯吕禄世家》:“江都卿寺,令贤士以号令。”由此可见,卿寺在古代被视为高贵的官署。
卿寺的繁体字为“卿寺”。
在古代,卿寺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据《说文解字》,卿寺有时写作“卿宀”,意为高级官员的官署。这种写法较为古老。
1. 他深得皇上宠爱,被任命为某某卿寺的大臣。
2. 即使是草民,也听说过那个富可敌国的卿寺。
卿门 - 高级官吏的家族
官寺 - 执行政务和进行祭祀活动的官府
王府 - 君主或高级官员居住或办公的地方
大宅 - 豪门大族的住宅
百姓 - 指普通老百姓、底层民众
草民 - 形容底层人民、群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