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部帙的意思、部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部帙的解释

(1).书籍的部次卷帙。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或有狼籍几案,分散部帙,多为童幼婢妾之所点污,风雨虫鼠之所毁伤,实为累德。” 唐 刘知几 《史通·自叙》:“其所读书,多因假赁。虽部帙残缺,篇第有遗,至於叙事之纪纲,立言之梗概,亦粗知之矣。”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读史》:“其初各自为部帙,至 北宋 始合为一编。”

(2).篇幅;卷册。 唐 刘知几 《史通·断限》:“为史之体,有若於斯,苟滥引它事,丰其部帙,以此称博,异乎吾党所闻。”《旧唐书·经籍志后序》:“ 后汉 兰臺 、 石室 、 东观 、 南宫 诸儒撰集,部帙渐增。”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取士下》:“若无所发明,纂集旧书,且是非谬乱者,如今日 赵宧光 《説文长笺》、 刘振 《识大编》之类,部帙虽繁,却其书而遣之。”

(3).指书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晋 宋 以来,多能书者。故其时俗,递相染尚,所有部帙,楷正可观。”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部帙”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释:

  1. 书籍的卷册分类
    指书籍按内容或卷次进行的分类整理。例如,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到“分散部帙”,强调书籍若杂乱放置易遭损毁。

  2. 篇幅或卷册数量
    表示书籍的篇幅规模,如《旧唐书》中“部帙渐增”描述汉代文献逐渐丰富的过程。

  3. 泛指书籍本身
    直接代指书籍整体,如刘知几《史通》用“部帙残缺”形容书籍的破损情况。

文学用法示例:

该词在现代使用较少,多出现于古籍研究或历史文献分析中。如需具体古籍引文或更多用例,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辞书。

网络扩展解释二

《部帙》这个词指的是"部集"或"文集",是指收集或编纂成册的文艺作品或书籍的统称。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词的具体信息: - 拆分部首和笔画:《部帙》的部首是"部",它位于左边,具体分解为"阝"和"力"两个部分;笔画数为11。"帙"的部首是"巾",它位于上边,具体分解为"幺"、"千"、"巳"和"十"四个部分;笔画数为13。 - 来源:《部帙》一词起源于中国古代,用于描述大量文学作品或著作的组合形式。通常,它指的是一些特定领域的作品进行汇编或辑录,以便更加方便人们进行学习和阅读。 - 繁体:《部帙》的繁体字为「部誌」。在繁体字中,它们保留了相同的意思,只是书写形式有所不同。 -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对于《部帙》而言,其古代写法可能会有微小的差异,但其基本含义仍然相同。 - 例句:学者们研究了很多古代《部帙》的编纂工作。这些文集记录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风貌和文化底蕴。 - 组词:《部帙》这个词没有常见的组词形式。 - 近义词:与《部帙》相近义的词语可以是《选集》、《全集》或《文集》。这些词语也常用来描述收集或编纂的文学作品。 - 反义词:《单篇》可以作为《部帙》的反义词,用来表示独立的单个文学作品。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昂首阔步宝镈宝惜笔牀笔杆脖梗薄技赤寰词乖慈纶大循环断狱废除管叫汗颜佳兵见猎尖酸基础击夺戒香惊遽旧仇宿怨积险敛踪李郭灵粮厘务陋仪乱子緑林山緑耳梯茂烈闽峤泥金扇朴简披秉披毛求疵穷塞奇志塞望杀一儆百盛强神经细胞身亲石牓释菜疏剪説城熟卧私凡荪美洮河绿石停妥体循环瓦鬲我的大学五更躧高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