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废除的意思、废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废除的解释

(1) [abolish;abondon;discard]∶取消,全部丢弃——主要用于法律,习惯,制度,传统

废除奴隶制

(2) [abrogate]∶宣布无效

军人集团正式废除了现行的宪法

详细解释

废止;取消。《隋书·高祖纪下》:“又不悦诗书,废除学校,唯妇言是用,废黜诸子。” 周天度 《蔡元培传》第四章第二节四:“1919年他在北京大学进一步废止文、理科的科别……学长制也因之废除。”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废除(fèi chú),汉语动词,指通过权威行为彻底取消、废止原有的法律、制度、条约、权利或习俗等,使其失去效力或不再存在。其核心在于强制性、彻底性地终止某项既存的规定或状态。

一、词典释义与字源解析

  1. 基础释义

    指依法或依职权取消、废止(法令、制度、条约等)。强调以正式手段使原有事物失效。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链接http://www.cp.com.cn/book/7f1f7c1f-2.html

  2. 字义分解

    • 废(fèi):本义指房屋倾圮,引申为“停止、弃置不用”;
    • 除(chú):意为“去掉、清除”。二字组合强化“彻底革除”的语义。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链接http://www.hydcd.com/cd/htm13/ci81476w.htm


二、权威用法与语境特征

  1. 法律与制度范畴

    多用于描述对旧法规、不平等条约的正式废止(如:“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废除剥削制度”。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释义用例

  2. 历史与社会变革

    常见于社会改革语境,如“废除科举制”“废除奴隶制”,体现进步性变革。

    来源:《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三、近义词辨析


四、古籍书证

《史记·秦始皇本纪》:“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此处“废”已具“废止”之义,印证其历史用法。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综合定义:

“废除”是以权威力量彻底终止旧有制度或权利的法律行为,具有强制性与历史进步性,需通过正式程序实现。其语义强度高于一般性“取消”,专用于根本性变革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废除”是一个动词,指通过正式程序或法律手段彻底取消、终止某项制度、法律、条约、权利或规定等,使其不再具有效力。以下是具体解析:


1.核心定义


2.词义结构


3.近义词对比


4.应用场景


5.使用注意

例如:“2023年,该国议会通过法案,正式废除已实行百年的贵族世袭制。” 这里强调通过立法程序彻底终止一项传统制度。

别人正在浏览...

把臂悲恨北岳表报表子逼目璧友不类不球的怎不疼不痒才学兼优陈发大兄彫苓遁佚梵楼分片包干芙蓉幕高歌沟郭花营秽德会折裌布简单化鸠僭鹊巢矩尺浚房开腔可丕丕口札冷破连榱鍊术领答丽思琉璃瓦辂挽磨砺以须脉脉含情懦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巧的儿切齿穹环求言人约黄昏熔断韶晖示诲时轮庶弟树艺随意笋簴啴谐威斗污史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