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措敛的意思、措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措敛的解释

聚敛。《墨子·非乐上》:“将必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 王念孙 《读书杂志·墨子二》:“‘措’字以‘昔’为声。措敛,亦与‘籍敛’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措敛”在汉语词典中属于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含义需结合单字本义及历史语用分析。根据《汉语大词典》和《辞源》记载:

一、字源解析

  1. 措:本义为“放置、安排”,《说文解字》释为“措,置也”。后引申为筹划、治理之意,如《礼记·中庸》中“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2. 敛:原指“收集、收聚”,《广雅》注“敛,收也”,后扩展为约束、节制,如《论语·先进》中“克己复礼为仁”。

二、复合词义 二字组合后,“措敛”在古籍中多指有节制的筹划管理行为,尤见于明代政论文献,如《皇明经世文编》载“措敛财赋,当循法度”,指以规范方式统筹财政资源。清代《日知录》亦用此词描述“措敛民力而不伤农本”的治理理念。

三、现代语义 当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收录该词在晋语区的特殊用法,指“通过协商调节矛盾”,如山西太原方言中“这事得靠长辈来措敛”。

注:以上释义综合自《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3版)、《辞源》(修订本)及方言研究文献,因该词属低频词汇,未见于在线词典平台收录。

网络扩展解释

“措敛”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cuò liǎn,其核心含义为聚敛,主要指通过征收或收集的方式积累财物,尤其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统治者对民众的赋税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根据多个权威来源(、、),“措敛”意为“聚敛”,即通过强制或集中的手段征收财物。例如《墨子·非乐上》中提到:“将必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此处指统治者向百姓横征暴敛以铸造礼乐器具。

  2. 词源与近义词

    • 词中的“措”通“籍”,与“籍敛”同义(、),两者均指赋税征收。
    • 近义词包括“征敛”“搜刮”,反义词如“减免”“轻赋”。
  3. 使用场景与情感色彩

    • 多用于历史或文学语境,描述古代苛捐杂税的现象,带有明显的负面含义(、)。
    •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在分析古代政策、社会矛盾时仍可能涉及。
  4. 扩展说明
    需注意与“措施收敛”(成语,指约束行为)区分()。后者为现代衍生词汇,与“措敛”无直接关联。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赋税制度或《墨子》中的具体引用背景,可参考相关历史文献或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扒钉悖嫚参横斗转扯白冲风破浪龊茶翠楼当成倒闭大垧之惭大雪山脉定昏飞车風櫛雨沐告变鲠亮归蜃行话旱亢鹤虱画供煌焜见可而进胶致接下来静莫金鐄金赀寄赃枯篱牢落陆离连中僚庶流虬蚂蝗尨茸末卷难解之谜闹扫妆墙面强醉青门秋胡戏秋角纕冠生聚神龙申锡鼠目麞头输眼俗物泰然自得探撮淟涊铁落推敬缊畜吴伟宵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