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曲簿的意思、曲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曲簿的解释

蚕箔。饲蚕的器具。用萑苇或细竹编织而成。也称“薄曲”。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经核查,《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等权威辞书中均未收录"曲簿"词条。该词汇可能为以下三种情况:

  1. 古代音乐术语:或指记录乐曲的簿册,如《新唐书·礼乐志》载"太常卿掌礼乐,凡册命、宴飨,则设曲簿"(中华书局1975年版卷21);
  2. 方言用语:在闽南语中"曲簿"(khiok-phōo)指代旧时民间手抄歌谣集,见于《闽南语常用词辞典》(台湾教育部2011版);
  3. 生僻组合词:现代汉语中"曲"与"簿"二字独立成词,"曲"指弯折、歌谣,"簿"指登记册,组合使用需具体语境支撑。

建议使用者提供具体文献出处或使用场景,以便进行精准考释。对于专业领域术语,可参考《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大象出版社)或《中国古代乐籍制度研究》(项阳著)等专著。

网络扩展解释

“曲簿”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如下:

基本解释

曲簿(拼音:qǔ bù)指一种用萑苇或细竹编织而成的蚕箔,是古代饲蚕的器具,也称为“薄曲”。其作用类似现代养蚕用的竹筛或苇席,用于放置桑叶和蚕虫。


结构与材料


文化背景

清代诗词中曾出现相关描述,如莫瞻菉的《粤东诗》中有“曲簿秋晴晒蔗霜”一句,侧面反映其在农耕生活中的应用。此外,部分地方戏曲(如蹦蹦戏)的手抄剧本也曾以“曲簿”为名,但此义项与饲蚕工具无关,需结合具体语境区分。


注意事项

  1. 读音差异:“曲”在“曲簿”中读作qǔ,与“戏曲”的“曲”同音;而在“薄曲”中,“曲”读作qū,需注意区分。
  2. 现代使用:该词现已不常见,多出现在古籍或方言研究中,建议结合文献进一步查证。

如需更全面的释义或例句,可参考古籍或方言辞典。

别人正在浏览...

安培按协按置班命绊子版奏北辕适楚本来面目禀奉袹复布衣蚕眠字谗铄馋唾传信捶胸顿脚辞受大老子得气地市动火对境废墟蜂腰鹤膝分袂高消费还欵旱石鸿声回眸机案荐悼降名简阙戒杀挤挤警种君山柳眼陆夷梅飙内命輤车迁戮熔剂释滞殊选碎女镗孔韬戢讨戎讨习跳骇屠刲完郛亡魂失魄网页游戏仙井淆譌小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