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戒杀的意思、戒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戒杀的解释

戒除杀生。《嫏嬛记》卷上引《魏生禁杀录》:“ 薛嵩 性慈戒杀,即微细如虱,亦不害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佛説戒杀,还説杀一物,要填还一命。”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戒杀”指戒除杀生行为,是佛教核心戒律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慈悲理念。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戒杀”意为禁止杀害生命,尤其强调对一切有情生命的尊重。该词最早见于明代《嫏嬛记》等古籍,如“薛嵩性慈戒杀,即微细如虱,亦不害之”(),体现了对微小生命的保护意识。

二、佛教内涵

作为佛教五戒之首(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其核心包括:

  1. 根本戒:杀人属波罗夷罪(极重罪),不可通过忏悔消除;
  2. 轻重区分:杀动物属突吉罗罪(轻垢罪),虽有过失但可忏悔;
  3. 护生观:主张“众生平等”,认为蝼蚁等动物也有求生本能,应避免伤害。

三、文化融合

佛教传入中国后,与儒家“好生之德”思想结合,形成特有的放生习俗。如《初刻拍案惊奇》提到“杀一物要填还一命”(),体现了因果报应观对民间的影响。

四、实践延伸

现代语境中,“戒杀”延伸出更广泛含义:

提示:如需具体典籍原文或佛教戒律细则,可查看、4、8的完整内容。

网络扩展解释二

戒杀的意思

戒杀是指以宗教或道德规范为依据,对杀戮行为提出警示和禁止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笔画

戒杀的部首是戈,笔画是11画。

来源

戒杀这个词源于古代中国的文化和宗教思想,主要出自佛教和道教的教义。

繁体

戒杀的繁体字为戒殺。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写法中,戒杀的字形与现代相似,但可能有一些细微的差异。

例句

1. 佛教教义强调戒杀,追求对一切生命的尊重。

2. 道教倡导以德养生,强调戒杀和无伤害的观念。

组词

戒律、戒除、杀戮、杀害

近义词

禁杀、制止杀戮、克制杀意

反义词

纵容杀戮、放任杀意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