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柴薪堆积如山。 唐 贾岛 《朝饥》诗:“市中有樵山,此舍朝无烟。”
(2).采樵于山。 清 方亨咸 《记老神仙事》:“尝见稗官所誌 侯元 者,樵山遇老人授兵法。”
樵山是由"樵"与"山"组合而成的汉语复合词,其内涵可从以下维度解析:
一、基本词义 从构词法分析,"樵"指代砍伐木柴的行为或从事此业的劳动者,《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采薪也"(来源:《汉语大词典》第6卷);"山"则指地表隆起的自然地貌。组合后的"樵山"特指可供樵采之山林,常见于古代文献对资源型山体的记载。
二、地名应用 该词现多作专有名词使用,尤指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西樵山。据《南海县志》载,此山自新石器时代即为人类活动区,因长期作为薪柴供应地得名(来源:南海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其地质构造为死火山,现存16个古采石场遗址印证了"樵采"历史(来源:西樵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官网)。
三、文化内涵 在岭南文化语境中,"樵山"衍生出"樵夫问道"的哲学意象。明代学者湛若水曾在此创立云谷书院,形成"樵山讲学"传统(来源:《广东书院制度研究》)。现存摩崖石刻群包含王羲之、康有为等历代名家题刻47处(来源: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档案)。
四、自然特征 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该山体垂直高差530米,拥有全球罕见的火山锥状地貌。其生态体系包含232种蕨类植物,其中7种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来源:《中国植物志》第68卷)。
五、现代价值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规划》,西樵山被列为"广府文化发源地"节点,其桑基鱼塘系统于2019年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来源: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公告)。
“樵山”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柴薪堆积如山
指木柴或柴草堆积成山的景象,常用于描述物资储备丰富或生活困顿的对比。例如唐代诗人贾岛在《朝饥》中写道:“市中有樵山,此舍朝无烟”,通过“樵山”与“无烟”的对比,突出家中断炊的窘境。
采樵于山
表示在山中砍柴的行为,强调劳作场景。清代方亨咸《记老神仙事》中提到“樵山遇老人授兵法”,即描述主人公在山中打柴时遇到奇遇。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诗句背景,可参考《全唐诗》《清人笔记》等典籍。
阿娘罢北白客拔山超海逼似泊步层深侧重陈若曦雠比仇恨传卮楚楚可爱逴姹逮下待须敌寮凤章符守高车驷马鬼撇过当锅夥宏廓毁巢会圣火钟鹪枝迦奢草镜发金龟奎垣皪皪李谢旄毡妙指模斅魔焰蓦越年事已高陪京贫贱山矾弟杀喳审人摄衰时为戍烟素质教育抬驾摊盆岧直畏钦滃泱温庐文庠无力闲不容瞚详和湘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