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绍承的意思、绍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绍承的解释

继承。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若水》:“ 黄帝 长子 昌意 德劣,不足绍承大位,降居斯水为诸侯焉。”《清史稿·仁宗纪》:“朕绍承大统,不敢暇逸。”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绍承是汉语中一个具有传承意味的复合词,由“绍”与“承”两个语素构成,核心含义指接续、继承并传递前人的事业、思想或传统。以下从词典释义、语素分析及典籍用例角度详细说明:


一、单字释义

  1. 绍(shào)

    • 本义:《说文解字》释为“继也”,即接续、延续。
    • 引申义:
      • 引荐(如“介绍”);
      • 使延续不断(如“克绍箕裘”)。
    • 典籍用例:

      《尚书·盘庚》:“绍复先王之大业。”

      (意为“继承复兴先王的大业”)

  2. 承(chéng)

    • 本义:《说文解字》释为“奉也,受也”,即接受、承担。
    • 引申义:
      • 继续(如“承前启后”);
      • 顺从(如“承命”)。
    • 典籍用例:

      《诗经·大雅·抑》:“子孙绳绳,万民靡不承。”

      (意为“子孙谨慎,万民无不顺从继承”)


二、复合词“绍承”的释义


三、现代语境中的使用

  1. 文化领域:

    用于描述对文化遗产、学术思想的延续(例:“绍承国学精髓”)。

  2. 组织传承:

    指事业或责任的代际交接(例:“绍承家族企业”)。

  3. 历史叙述:

    强调对传统制度或精神的延续(例:“绍承礼乐制度”)。


四、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年。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
  3. 《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中华书局影印本。
  4. 《尚书》《诗经》《后汉书》 典籍原文(中华书局点校本)。

说明:因网络资源限制,本文未提供在线链接,建议查阅上述纸质或官方电子版权威辞书获取完整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

“绍承”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ào chéng,其核心含义是继承,常用于表达对传统、事业或文化的延续。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文献出处与用例

  1. 《水经注·若水》(北魏·郦道元):
    “黄帝长子昌意德劣,不足绍承大位,降居斯水为诸侯焉。”
    (昌意因德行不足未能继承帝位,被降封为诸侯。)

  2. 《清史稿·仁宗纪》:
    “朕绍承大统,不敢暇逸。”
    (皇帝继承皇位后,不敢懈怠享乐。)


三、单字拆解


四、延伸与寓意

在姓名学中,“绍承”寓意传承与担当:


五、使用场景

  1. 历史文献:描述帝王继位、家族传承;
  2. 文化领域:强调对文化遗产的继承;
  3. 姓名寓意:寄寓对责任感和延续性的期望。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辞海》等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宝剑惫驽笨人苍古残壶驰系出脚诞蓐儋崖大少敦煌石窟多半泛蚁飞鹰走犬風鴉符瑞图供待公器观美孤嶂海说神聊疆固教条疾吏鞠旅康功尻舆神马累欷连辟公府不就连曹良莠不分轮辐马毛猬磔陌额牧字泥蛋劈角儿迫划破首前觉千里草七搭八搭权变全军覆没荣阿三何三雍霎眼时表势力圈叔丈母司禄送往迎来碎琼腾倾通首至尾同心鸟突磨温度闻一知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