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起征点的意思、起征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起征点的解释

税法规定课税对象数额应予开始征税的起点。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起征点的就全部课征对象数额按规定税率征税。规定起征点可以照顾收入较少的纳税人,以贯彻税收的合理负担原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对征税对象开始征收税费的数额界限,当纳税人收入或经营额达到该标准时,需依法履行纳税义务。这一概念在税收制度中具有法定性和普遍适用性,是国家调节经济分配、保障基本民生的重要工具。

从汉语语义学角度分析,“起”表示起始动作,“征”指征收行为,“点”则强调具体的数值节点,三者组合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经济术语。《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税法规定征税对象数额所达到的应当征税的界限”。

其核心特征体现在三方面:

  1. 法定基准性:由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程序确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明确工资薪金所得以5000元/月作为起征点(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56号)
  2. 动态调节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定期修订,例如2018年个税改革将起征点从3500元调整至5000元(国务院令第707号)
  3. 社会功能双重性:既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需求,又通过累进税率实现收入再分配,符合《税收征收管理法》的立法原则

需注意其与“免征额”的本质区别:前者是触发纳税义务的阈值,后者是允许从计税依据中扣除的固定数额。这种区分在《税法基础理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中有详细阐释。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税法规定和权威解释,起征点的核心定义及特点如下:


一、基本定义

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收入标准。当纳税人收入未达到该标准时,不征税;达到或超过时,则需对全部收入征税。


二、核心特点

  1. “不到不征,达到全征”原则

    • 若收入未达起征点,无需缴税(如月销售额低于2万元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 若收入达到起征点,需按全额收入计税(如月销售额2万元时,需对2万元全额计算增值税)。
  2. 政策目的

    • 减轻低收入群体税负,体现税收公平性。
    • 简化税收征管,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行政成本。

三、与“免征额”的区别


四、实际应用(以增值税为例)


五、注意事项

如需了解具体税种的现行标准,可参考财政部或税务局发布的官方文件。

别人正在浏览...

白毫光败沮半镜八姓避炎敝箒长行局厨头竈脑寸义打辣酥點燃點首跌退督战谔节恶念肥沃分传凤毛麟角妇子高秩更履宫所光诵槐宸宦竖隳敝洄湍矫捷酒酿捐馆舍鞫勘龛靖冷锉灵清鳞羽立效卖嘴料舌美谥明果默忖内外学戚继光清露奇葩异卉启验劝来乳羝三原扫帚菜生阜蛇医绶带疏户琐闻稌黍土芝瓦上霜僞心相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