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鞫勘的意思、鞫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鞫勘的解释

审问查验。 宋 洪迈 《夷坚乙志·龙世清梦》:“ 温州 判官 高敏信 来,置院鞫勘。”《宋史·刑法志三》:“令监察御史每冬夏点狱,有鞫勘失实者,照刑部郎官,直行移送。”《元典章·刑部二·狱具》:“外巡尉捕盗官提获盗贼,随时发与本县公座推问是实,解本州府再行鞫勘施行,不得转委吏人及弓手人等拷问。” 清 徐士鸾 《宋艳·耿直》:“侍郎忽省前过,知其 文氏 妾,恐有所请,就庭下直面鞫勘。”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词语“鞫勘”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鞫勘”(jū kān)指古代司法中的审讯与查验行为,特指对犯罪嫌疑人的审问和证据调查。该词源于中国古代刑法制度,既是司法程序的重要环节,也引申为对问题的深入审查。

二、词源与结构

  1. 构词解析:

    • “鞫”指审讯、追问,如《诗经》中“鞫哉庶正”即追问事实;
    • “勘”指核查、验证,如《宋史》提及“点狱鞫勘失实”。
      二字联合构成并列式复合词,强调审讯与核证的结合。
  2. 历史用例:

    • 宋代洪迈《夷坚乙志》记载:“置院鞫勘”,描述官府设立专门机构审讯;
    • 元代《元典章》规定,盗贼需经州县“再行鞫勘”以确保证据可靠。

三、现代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鞫勘”多用于历史或法律文献研究,或比喻对复杂事件的彻底调查,例如:“此案需经多部门联合鞫勘,方能还原真相。”

该词承载中国古代司法文化,强调审问与核实的双重严谨性,现代多作为专业术语或书面表达使用。

网络扩展解释二

鞫勘是一个汉字词语,读音为jū kān。下面将对其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等方面进行说明。 一、意思: 鞫勘指的是审问和查明真相的过程,特指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或证人进行的盘问、调查、审查等。 二、拆分部首和笔画: 鞫(jū)— 馬(马,mǎ)+ 句(gōu) 勘(kān)— 力(lì)+ 勹(㔾、㔿) 三、来源: 鞫勘这个词在《说文解字》中没有收录,但从“鞫”和“勘”各自的含义可以看出,鞫勘原指审查与调查,后来引申为司法程序中的审问和查明事实真相。 四、繁体: 鞫勘的繁体写法为「鑪勘」。 五、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对鞫勘的汉字拼写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具体写法可能随着历史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古代汉字使用繁体字时,鞫勘的古体写法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然而,由于该词未被载入《说文解字》,古代确切的写法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六、例句: 1. 他们正在对嫌疑人鞫勘,以获取更多的证据。 2. 侦探在鞫勘过程中使用多种手段,以迫使犯罪嫌疑人供认。 七、组词: 组词方面,鞫勘可以与其他词语搭配使用,例如: 1. 鞫问(jū wèn)- 盘问,审问。 2. 勘查(kān chá)- 调查,勘察。 八、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审讯、盘问、查问 反义词:释疑、宽恕、宽大 总结: 鞫勘是一个用于描述审问和查明真相的词语,表示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或证人进行的盘问、调查、审查等。它的部首和笔画分别是「馬」和「句」、「力」加「勹」。鞫勘的繁体写法为「鑪勘」,而古时候汉字写法可能存在差异。例句中展示了使用鞫勘的语境。此外,鞫勘可以与其他词语搭配使用,如鞫问和勘查,并有一些近义词和反义词可供参考。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