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28-1587)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字元敬,山东登州(今蓬莱)人。将门出身。嘉靖后期,被调至浙东防倭。他招募义乌农民矿工,训练出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军队,人称“戚家军”。在台州(今浙江临海)一带九战九捷,全歼倭寇。后又入福建、广东与抗倭名将俞大猷配合,消灭盘踞在福建的倭寇主力,解除东南沿海倭患。1567年奉调至蓟州,在镇十六年,修筑长城,加强战备。著有《纪效新书》等。
“戚继光”一词的解释可分为以下两个层面:
一、历史人物身份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孟诸,山东登州(今蓬莱)人,祖籍安徽定远。他是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书法家、诗人,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主要成就包括:
二、成语引申含义
因戚继光抗倭时表现出的坚韧精神,其名字衍生为成语,比喻勇敢顽强、不畏艰险的品质。例如:“他面对困境时展现了戚继光般的毅力。”
其他补充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军事思想或诗词作品,可查阅《纪效新书》及《止止堂集》。
《戚继光》是一个人名,指的是明朝时期的军事将领戚继光。
《戚继光》这个词的部首是戈,共包含11个笔画。
戚继光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因其在抗击倭寇(日本海盗)的战斗中表现出色而广受赞誉。他带领官兵多次战胜倭寇,严防海疆,保卫了东南沿海的安全。
《戚繼光》(繁体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戚继光”可能会被写作“戚繼光”或“戚纪光”。
戚继光是明朝时期的一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官。
戚继光可以组成以下词汇:
没有明确的近义词,但可以用其他描述戚继光的词汇,如“抗倭名将”。
没有明确的反义词。
倍偿北海樽别愁玢璘彩云易散成典成骨杵臼之交从征登徦雕玉滴流流躲风二八房间凡间发绣斧资岗楼高静恭承宫傅够得着汗浃怀愁检闲进房金爪颗粒无收揆务阔悉辽宁大鼓廪秩流霞龙文剑落伽辘轴明彊明庭磨拳擦掌末头偏巧撒呓挣讪驳剩员柿蒂竖拂説好嫌歹宋子踏凳恌躁同声土围围捕稳产乌老遐促闲疎销号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