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士五的意思、士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士五的解释

见“ 士伍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由于搜索结果中未提供与"士五"相关的权威词典释义,经核查《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主流辞书均未收录该词条。结合历史文献研究,该词可能为古代特定语境下的表述,现根据学术考据作如下说明:


一、词义考辨

"士五"(或作"士伍")为秦汉时期户籍制度术语,指无爵位且未被剥夺公民权利的成年男性。其核心特征包括:

  1. 身份属性:区别于有爵位的"士"阶层,属平民范畴,需承担赋税徭役(《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
  2. 法律地位:享有基本公民权,可被授予田宅,但犯罪时可能被贬为"司寇""隶臣"等刑徒(《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

二、制度渊源

该词源于商鞅变法后的军功爵制:

三、语义流变

魏晋后随爵制衰落逐渐消亡,但唐宋文献仍偶见其称:


学术参考文献

  1.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
  2.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文物出版社,2006.
  3.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
  4. 长孙无忌.《唐律疏议》.中华书局,1983.

注:因该词属历史专名,现代汉语已不使用,释义依据出土文献及传世典籍考订。建议结合具体文本语境进一步研判。

网络扩展解释

“士五”是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士五”同“士伍”,原指士卒,后引申为军队的统称。例如《史记·秦本纪》中记载:“武安君白起有罪,为士伍,迁阴密”,此处“士伍”即表示被剥夺爵位的士兵。

二、用法与背景

  1. 军事语境:常用于古籍中代指军队或士兵群体,如秦代竹简《秦律十八种》提到“毋除士五新傅”,指不得任用新编入军队的人。
  2. 身份指代:古代有爵位者因罪被贬为普通士兵时,称为“士伍”。
  3. 文学扩展:可形容人群的整齐有序(如“行~”)或军队规模(如“入~”)。

三、示例参考

建议进一步查阅《史记》《秦律》等典籍,了解具体历史场景中的使用细节。

别人正在浏览...

白乳暴室爆眼边郭别观禀挚宾顺不好不坏臿筑虫孽担延大长日子牒文豆瓣独轮方山冠犯狂袱子更调鞲绁卦气鼓辞归往桂月鼓髯梏桎合刊回条俊良开年乐乐良商凉夜力尽理料渌老鹿田緑川马大头煤油灯暖烟鯆魮轻翠青篾器望惹火烧身溶和三青鸟声奢诗牢事项寿画鼠须台阁体田圻鸵鸟相配香消玉殒销毁析精剖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