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丘陵的意思、丘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丘陵的解釋

[hills] 地形的一種,指地勢起伏不平,連接成大片的小山

穿過一片丘陵就是一望無際的大海

詳細解釋

(1).連綿不斷的山丘。《易·坎》:“天險,不可升也;地險,山川丘陵也。”《漢書·晁錯傳》:“土山丘陵,曼衍相屬。” 宋 梅堯臣 《李審言歸鄭州》詩:“嘗從京索間,躍馬望春山,氣象歸王國,丘陵接 漢 關。” 郭沫若 《蘇聯紀行·六月十八日》:“九時頃到 克拉齊 。途中所見多系不毛之地,一望砂原,無丘陵可見。”

(2).比喻高大或多。 晉 葛洪 《抱樸子·廣譬》:“凡夫朝為蜩翼之善,夕望丘陵之益,猶立植黍稷坐索於豐收也。”

(3).墳墓。 唐 聶夷中 《勸酒》詩之一:“人無百年壽,百年復如何……歲歲松柏茂,日日丘陵多。” 元 周德清 《滿庭芳·看嶽王傳》曲:“閃殺6*人望旌節中原士夫,誤殺6*人棄丘陵南渡鑾輿。”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丘陵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丘陵是地球表面的一種基本地形形态,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定義與特征

丘陵屬于世界五大陸地基本地形之一,指地表起伏和緩、絕對高度在500米以内、相對高度不超過200米的連綿低矮山丘群。其特點包括:

  1. 形态特征:坡度低緩(通常小于15°),頂部渾圓,無明顯脈絡,地面崎岖但起伏較小。
  2. 海拔範圍:絕對高度介于200-500米,相對高度一般低于200米。

二、形成原因

主要與以下地質作用相關:

  1. 山地侵蝕:長期受流水、風化等外力作用,導緻山地逐漸破碎、高度降低。
  2. 沉積與堆積:冰川堆積或風力搬運物質沉積形成(如沙丘丘陵)。
  3. 溶蝕作用:喀斯特地貌中的溶蝕丘陵(如雲南石林)。

三、分布與典型例子

  1. 全球分布:廣泛分布于山地/高原與平原的過渡帶,如歐亞大陸、美洲的丘陵地帶。
  2. 中國主要丘陵:
    • 東南丘陵:面積最大,涵蓋浙江、福建等地。
    • 遼東丘陵:長白山餘脈,富含鐵礦資源。
    • 山東丘陵:斷塊低山丘陵,由古老結晶岩構成。
    • 其他:江南丘陵、黃土丘陵等。

四、經濟與生态價值

丘陵地區降水充沛,適合種植經濟作物(如茶葉、果樹)和發展梯田農業,具有較高的綜合開發潛力。

五、詞語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丘陵的地質特征或分布細節,可參考地理權威資料或百科詞條。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丘陵的意思以及拆分部首和筆畫

《丘陵》一詞是指地勢相對平坦而有起伏,呈現出連綿多個小山丘的地形。

拆分部首:(丨) 丨一(山) 一(土)。

筆畫:6畫。

丘陵的來源

《丘陵》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巧言》中,意為起伏的丘陵地形。

丘陵的繁體字

丘陵的繁體字為「丘陵」。

丘陵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丘陵的漢字寫作「坵」,意為小土山。
部首為「土」,聲旁為「丘」,形旁為「㚂」。

丘陵的例句

1. 這片丘陵地形有利于水土保持。

2. 我們徒步穿越了那片連綿的丘陵。

丘陵的組詞

丘陵地、丘陵區、丘陵山脈、丘陵地貌、丘陵草原。

丘陵的近義詞

山丘、坡地、起伏地。

丘陵的反義詞

平原、山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