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丘陵的意思、丘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丘陵的解釋

[hills] 地形的一種,指地勢起伏不平,連接成大片的小山

穿過一片丘陵就是一望無際的大海

詳細解釋

(1).連綿不斷的山丘。《易·坎》:“天險,不可升也;地險,山川丘陵也。”《漢書·晁錯傳》:“土山丘陵,曼衍相屬。” 宋 梅堯臣 《李審言歸鄭州》詩:“嘗從京索間,躍馬望春山,氣象歸王國,丘陵接 漢 關。” 郭沫若 《蘇聯紀行·六月十八日》:“九時頃到 克拉齊 。途中所見多系不毛之地,一望砂原,無丘陵可見。”

(2).比喻高大或多。 晉 葛洪 《抱樸子·廣譬》:“凡夫朝為蜩翼之善,夕望丘陵之益,猶立植黍稷坐索於豐收也。”

(3).墳墓。 唐 聶夷中 《勸酒》詩之一:“人無百年壽,百年復如何……歲歲松柏茂,日日丘陵多。” 元 周德清 《滿庭芳·看嶽王傳》曲:“閃殺6*人望旌節中原士夫,誤殺6*人棄丘陵南渡鑾輿。”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丘陵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丘陵指地球表面形态起伏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的高地,通常由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組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其定義為“坡度較緩、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注1】。從地理學角度看,《辭海》進一步明确丘陵是“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高低起伏,坡度較緩,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群”【注2】。

這類地形因長期風化侵蝕形成,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1. 形态特征

    丘頂呈渾圓狀,坡度和緩(通常小于15°),脈絡不明顯,無明确走向,丘谷交錯分布【注3】。

  2. 分布規律

    多分布于山地邊緣或平原與山地過渡地帶,如中國東南丘陵、遼東丘陵等典型區域【注4】。

  3. 人類活動關聯性

    因坡度平緩、土層較厚,適宜梯田開墾、果園種植及村落建設,是重要的農業與居住環境【注5】。


參考來源

【注1】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注2】夏征農,陳至立主編.《辭海》(第六版彩圖本).上海辭書出版社.

【注3】《中國大百科全書》地理學卷“丘陵”條目.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注4】王穎.《中國自然地理綱要》.高等教育出版社.

【注5】吳傳鈞.《人地關系與經濟布局》.學苑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丘陵是地球表面的一種基本地形形态,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定義與特征

丘陵屬于世界五大陸地基本地形之一,指地表起伏和緩、絕對高度在500米以内、相對高度不超過200米的連綿低矮山丘群。其特點包括:

  1. 形态特征:坡度低緩(通常小于15°),頂部渾圓,無明顯脈絡,地面崎岖但起伏較小。
  2. 海拔範圍:絕對高度介于200-500米,相對高度一般低于200米。

二、形成原因

主要與以下地質作用相關:

  1. 山地侵蝕:長期受流水、風化等外力作用,導緻山地逐漸破碎、高度降低。
  2. 沉積與堆積:冰川堆積或風力搬運物質沉積形成(如沙丘丘陵)。
  3. 溶蝕作用:喀斯特地貌中的溶蝕丘陵(如雲南石林)。

三、分布與典型例子

  1. 全球分布:廣泛分布于山地/高原與平原的過渡帶,如歐亞大陸、美洲的丘陵地帶。
  2. 中國主要丘陵:
    • 東南丘陵:面積最大,涵蓋浙江、福建等地。
    • 遼東丘陵:長白山餘脈,富含鐵礦資源。
    • 山東丘陵:斷塊低山丘陵,由古老結晶岩構成。
    • 其他:江南丘陵、黃土丘陵等。

四、經濟與生态價值

丘陵地區降水充沛,適合種植經濟作物(如茶葉、果樹)和發展梯田農業,具有較高的綜合開發潛力。

五、詞語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丘陵的地質特征或分布細節,可參考地理權威資料或百科詞條。

别人正在浏覽...

兵來将迎,水來土堰踩水産毻船師疵面聰哲渡船反意飛弓蜂語富泰鴿哨鼓笳顧況孩孺暠皓黑旗軍橫酷烘騰皇灼回旋曲賈虎荀龍斠畫妓樓開壇慨惜苦工老趙料食臨國六馬仰秣理值蠻婆明蠲姆師撓志平地登雲潛計請教青薪仁董人馬平安桑榆晩景三姜商老傷司時亨運泰識曲十三陵水庫衰息熟讀深思太歳頭上動土桃穰填紅鐵絲網托配蚊吟鄉都斜半籤析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