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恬静豁达。 汉 陆贾 《新语·怀虑》:“故气感之符,清洁明光;情素之表,恬畅和良。”《世说新语·德行》“ 王丞相 往看之” 刘孝标 注引《丞相别传》:“ 导 少知名,家世贫约,恬畅乐道,未尝以风尘经怀也。”《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虽神识恬畅,然无济世大略, 谢安 以为 惠帝 之流,但清谈差胜耳。”
恬畅(tián chàng)是一个形容词,由“恬”与“畅”两个语素构成,形容心境平和而舒畅的状态。以下从释义、字源、用法及权威引用角度详细阐释:
心境平和而畅快
指内心安宁无忧,情绪舒展愉悦。
例证:
“心境恬畅,如沐春风。”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298页。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ISBN 978-7-100-12450-8。
生活安适自在
形容生活闲适无忧,身心自由舒畅。
例证:
“退隐田园,日子过得恬畅安然。” ——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21年,第12卷,第587页。
来源: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ISBN 978-7-5432-3120-3。
二字结合:强调内心安宁与外在舒畅的统一,体现中国传统“身心合一”的哲学观。
“幽居恬畅,忘尘世之纷扰。”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引用自《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第156页)。
“退休后,他寄情山水,生活恬畅自得。” —— 《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742页。
来源: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新华成语词典》ISBN 978-7-100-11243-7。
定义:“恬畅:恬静舒畅;安适愉快。”(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年,第1310页)
来源: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ISBN 978-7-5135-5078-0。
释义:“心境安适而畅快。”(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年,第4567页)
来源: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ISBN 978-7-5326-5400-6。
“恬畅”融合了内在安宁与外在舒畅的双重意蕴,既是传统文人追求的精神境界,亦为现代人向往的生活状态。其释义与用例在权威辞书中脉络清晰,体现了汉语词汇的文化深度。
“恬畅”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恬畅”形容心情宁静、安逸愉快的状态,强调内心无烦恼、无忧虑的舒畅感。其中,“恬”指安静、安然,“畅”意为畅通、痛快,组合后传递出身心和谐、豁达自在的意境。
恬静豁达
该词常用来描述人的性格或心境,如《新语·怀虑》中“情素之表,恬畅和良”,指性情淡泊而通达;《资治通鉴》提到“神识恬畅”,则形容人精神安宁、超脱世俗纷扰。
历史渊源
最早见于汉代文献,如陆贾的著作,后逐渐用于形容文人雅士的处世态度。例如《世说新语》注引王导“恬畅乐道”,体现安贫乐道、不为外物所累的品格。
作为名字时,“恬畅”寓意心思细腻、处事得当,象征对生活通透的理解与积极态度。现代使用中,该词多用于文学或评价他人心境,带有褒扬情感色彩。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出处,可参考《新语》《资治通鉴》等文献。
拜牌保长絣纮恻楚朝儒城壕惩警当物颠驰地亩东张西望斗角顿地法号发众岪蔚戤银公婿公孙关见馆劳鼓步贵倨古玩喝雉哗喇欢好华屋狐媚婚恋讲贡监榷浄办可掬老实巴脚凌床令行如流率心蛖蝼魔术南来北去内阁女生漰泙骈孕前家儿卭卭欺枉盛主射饮拴束四阿天报天斾天下为家题免偷浅頽滥维时污涂心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