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七色的意思、七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七色的解释

(1).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亦泛指多种颜色。 南朝 梁 江淹 《构象台词》:“云八重兮七色,山十影兮九形。”

(2).七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七色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基础义项与文化延伸义项:

一、基础释义(光学与物理范畴)

指太阳光经色散后形成的七种基本颜色,即:红、橙、黄、绿、蓝、靛、紫。此定义源于牛顿通过三棱镜分解白光的实验结论,是现代色彩学的基础分类。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二、文化延伸义项

  1. 传统色彩体系象征

    中国古代文化中,“七色”常泛指丰富、完备的色彩组合,如彩虹、云锦、琉璃等物象的华美色泽,体现“以七为全”的哲学观念(《周礼·考工记》载“五色六章”可延伸为七色之变)。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2. 宗教与神话意象

    佛教文化中,“七色”象征光明与神圣,见于佛经对莲花、佛光的描述(如《阿弥陀经》称极乐世界有“七宝莲池”,折射七色光)。道教亦以七色喻指自然灵气(《云笈七签》)。

    来源:《宗教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

  3. 文学修辞用法

    在诗词与散文中,“七色”多隐喻世间万物的绚烂多样或人生百态,如“七色霓虹照夜城”(现代文学用例),强化视觉与情感的表达层次。

    来源:《文学比喻辞典》(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

三、补充说明

“七色”在部分语境中亦与“七彩”互通,但严格而言,“七彩”更侧重主观视觉感受,而“七色”偏向客观光谱划分。需注意古代文献中“七色”的具体所指因时代差异可能略有不同。


注:因词典类释义的权威来源多为纸质出版物,此处标注的书籍信息可供读者查阅实体书或通过正规学术数据库(如知网、国学大师网)验证。网络来源如“汉典”(zdic.net)、“国学导航”(guoxuedashi.com)等平台亦收录相关释义,但其原始依据仍基于上述权威辞书。

网络扩展解释

“七色”的详细解释如下:

1. 基本定义
“七色”指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基础颜色,源于太阳光经折射或色散后形成的可见光谱。这一概念在自然界中典型表现为彩虹,故常被用来描述绚丽多彩的景象。

2. 科学背景
光的色散是七色的物理来源:当白光(如阳光)通过三棱镜或雨滴时,不同波长的光折射角度不同,分解为七色光谱。其中,红光波长最长(约620-760nm),紫光最短(约380-450nm)。

3. 引申与泛化
• 可泛指多种颜色,如“七色斑斓”形容色彩丰富;
• 在部分语境中代指“七类”,如文学、艺术中的多元性表达。

4. 使用场景
•自然现象:彩虹、极光等;
•文化艺术:绘画、诗词中比喻多样性(如南朝江淹《构象台词》中的“云八重兮七色”);
•日常表达:形容事物色彩丰富或分类多样。

5. 文化出处
最早可追溯至《庄子·外物》,后成为中文中描述色彩的经典表达,并融入民俗文化(如七色桥、七色花等意象)。

别人正在浏览...

矮垛垛贝阙兵杖浡郁不合节倡子乘蹻赤斾冲突出法驳案祠醮大老爷端渐遏恶扬善鲋子高节清风公演寡态行衞好恶不同闳侈吰吰后浪催前浪挥犀径絶就道籧蒢决断如流拘幽操渴待空牀烂若舒锦老脸掠虏凉阴立身行道黎涡陋室空堂虏酒逻缉麻溜蛮虏鸣珂靺韐贫年墙角凄悦鹊知风散涣身光十日并出收人说证调弦理万民替天行道雾舒舞靴谢允礼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