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令人难食之物。三斗,极言其多。《新唐书·权怀恩传》:“﹝ 权怀恩 ﹞擢 万年 令。赏罚明,见恶輒取。时语曰:‘寧饮三斗尘,无逢 权怀恩 。’” 宋 陈与义 《送王周士赴发运司属官》诗:“寧食三斗尘,有手不揖无诗人。”
(2).比喻抑郁之气。 宋 王炎 《夜半闻雨再用前韵》:“抖擞胸中三斗尘,强欲哦吟无好语。”
“三斗尘”是一个具有历史典故和文学意象的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字面指代
字面意为“三斗灰尘”,但实际指令人难以下咽之物。其中“三斗”为夸张表述,强调数量之多,凸显事物的难食性。例如《新唐书·权怀恩传》记载,唐代官员权怀恩执法严苛,民间流传俗语:“寧饮三斗尘,无逢权怀恩”,比喻人们宁愿忍受吞咽灰尘之苦,也不愿触犯他的威严。
引申比喻
在文学作品中常被引申为积郁于心的烦闷或压抑情绪。例如宋代诗人王炎在《夜半闻雨》中写道:“抖擞胸中三斗尘”,借“尘”喻指胸中难以排遣的愁绪。
以上解释综合了史书记载与诗词用例,若需查看更多细节,可参考《新唐书》原文或宋代文人的相关作品。
《三斗尘》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污垢、尘土。它由三个部首组成,分别是“三”、“斗”和“尘”。其中,“三”表示数量,表示这个词所指的尘土非常多;“斗”是一个表示容量的量词,表示装满斗的尘土;“尘”表示尘埃、灰尘。
“三斗尘”这个词的笔画数量一共有14画。其中,“三”是3画,“斗”是4画,“尘”是7画。总共加起来就是14画。
《三斗尘》这个词的来源较为普通,没有特别的典故或典故故事。它是汉字的一个常用词,用来形容大量的尘土或污垢。
在繁体字中,三斗尘可以写作「三鬥塵」。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三斗尘」的字形比较接近现代汉字的形态,没有太大的差异。
以下是一些关于「三斗尘」的例句:
1. 家里很久没有打扫了,到处都是三斗尘。
2. 劳动者在建设现代化的道路上,挥洒着汗水,却不避三斗尘。
一些与「三斗尘」有关的组词有:一斗尘、两斗尘、尘埃、尘土、污垢等。
与「三斗尘」相近义的词语有:塵土、土灰、灰土。
与「三斗尘」相反义的词语有:洁净、干净、清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