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从献的意思、从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从献的解释

谓古代祭祀或飨食献酒后,以燔肉或炙肝置于俎上从而荐之。凡献皆有从,加爵非献则无。《周礼·夏官·量人》:“凡祭祀,饗宾,制其从献脯燔之数量。”《诗·小雅·楚茨》“执爨踖踖,为俎孔硕,或燔或炙” 汉 郑玄 笺:“燔,燔肉也;炙,肝炙也:皆从献之俎也。” 孔颖达 疏:“言从献者,既献酒,即以此燔肉从之,而置之在俎也。” 朱熹 集传:“《特牲》:主人献尸,宾长以肝从;主妇献尸,兄弟以燔从。”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从献”是一个古代礼仪术语,主要用于祭祀或宴飨场合,具体含义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指在祭祀或宴席中,主献酒仪式结束后,将燔肉(烤肉)或炙肝(烤肝)放置在礼器“俎”上,作为附加的献礼环节。这一步骤体现了古代礼仪的严谨性,强调“凡献皆有从,加爵非献则无”的规则。

二、详细解释

  1. 仪式流程
    在祭祀或宴飨时,需先完成献酒(主献礼),随后进行“从献”,即呈上燔肉、炙肝等祭品。例如《周礼·夏官·量人》记载:“凡祭祀,饗宾,制其从献脯燔之数量。”。

  2. 祭品种类
    从献的祭品多为加工后的肉类,如燔肉(整块烤肉)和炙肝(烤肝),需置于俎(祭祀用的案板)上,以示庄重。

  3. 礼仪意义
    这一环节既是对神灵或尊长的敬意表达,也暗含等级制度,如《诗经·小雅·楚茨》郑玄笺注提到,从献之物需严格遵循礼制,体现“下级向上级进贡”的恭敬态度。

三、文献出处

该词多见于古代礼学典籍,如《周礼》《诗经》及其注释文献,汉代郑玄、唐代孔颖达等学者均对其有详细考释。

四、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描述周代至汉代的祭祀、宴宾礼仪,现代已不常见,但在研究古代礼制或文献解读时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二

《从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这个词的意思是向某人或某组织主动提供或奉献某物。例如,可以说“他从献了自己的力量来帮助这个社区”。 拆分部首和笔画: 《从献》这个词的部首是从字的"从"部,它是一个表示行动方向的字部。拆分笔画则是由"从"和"献"的各自的笔画构成。请注意,具体的笔画数可能会因字体或写法而有所不同。 来源和繁体: 《从献》这个词起源于古代汉字,它是一个简化字,目前通常用于简化字使用的地方,如中国大陆和新加坡等地。相应的繁体字则为「從獻」。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对于《从献》这个词来说,其古代写法可能会在形状和结构上与现代略有不同。但整体上,这个词的含义仍然是主动提供或奉献。 例句: 1. 他从献了精心制作的礼物表达对她的感激之情。 2. 她从献出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支持这个慈善活动。 组词: 与《从献》相关的组词可以是从献物、从献身、自从献出等。 近义词: 与《从献》意思相近的词语包括奉献、奉献出、贡献等。 反义词: 与《从献》意思相反的词语可以是接受、索取、索要等。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我很乐意为你解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