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肃的意思、凛肃的详细解释
凛肃的解释
犹严厉,威严。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其教法极严,比司礼监之学规凛肃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者》:“俄,至一辕门,儼如制府衙署,皂衣人罗列左右,规模凛肃。”
词语分解
- 凛的解释 凛 ǐ 寒冷:凛冽。凛凛。 严肃,严正有威势:凛然。凛若冰霜。 笔画数:; 部首:冫; 笔顺编号:
- 肃的解释 肃 (肅) ù 恭敬:肃立。肃坐。肃然。 严正,认真:严肃。肃静。肃穆。整肃。 躬身作揖,迎揖引进:肃客。 萎缩:肃杀。 笔画数:; 部首:聿;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凛肃”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略有侧重,主要可从以下角度理解:
一、基本含义
- 发音:lǐn sù
- 核心释义:
- 形容庄重肃穆的气氛或神态,如严肃的仪式、庄重的环境,给人以敬畏感(例:会场气氛凛肃)。
- 指严厉、威严的态度或制度,常用于描述人的神态或管理规章(例:学规凛肃)。
二、详细解释
- “凛”与“肃”的构成:
- “凛”本义为寒冷(如“凛冽”),引申为严肃、令人敬畏(如“凛然正气”)。
- “肃”意为恭敬、庄重(如“肃穆”),两者结合强化了严肃、不可侵犯的意味。
- 语境差异:
在描述环境时侧重“肃穆庄重”,如“大殿凛肃”;在描述人物或制度时更偏向“严厉威严”,如“衙署凛肃”。
三、使用场景
- 正式场合:如宗教仪式、官方典礼等需要营造庄重氛围的场景。
- 文学描述:古籍中多用于刻画威严的人物或森严的环境(例:《聊斋志异》中“规模凛肃”)。
- 规章制度:强调严格性,如“学规凛肃”。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肃穆、威严、庄重、冷峻
- 反义词:轻松、散漫、随意、温和
五、例句参考
- “将军立于阵前,神色凛肃,三军为之震慑。”(侧重威严)
- “灵堂内烛光摇曳,一片凛肃,众人垂首默哀。”(侧重肃穆)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酌中志》《聊斋志异》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凛肃
凛肃(lǐn sù)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下面分别介绍其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拆分部首和笔画
凛字的拆分部首是冫(二点水),总共有9画。肃字的拆分部首是聿(撇点),总共有8画。
来源
凛字最初是用来形容极度寒冷,后来引申为形容人的表情或气质凛冽、严肃的意思。肃字则表示庄重、严肃。
繁体
凜肅是凛肃的繁体字。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说文解字》中的字形为凜肅,形状与现在的写法有一些变化。
例句
1. 他的凛肃面容使人不敢接近。
2. 雨后寒风吹过,整个街道显得凛肃无比。
组词
凛冽、凛然、凛风、寒凛、严肃、庄肃、凛冽寒风、严肃庄重。
近义词
庄重、凌厉、肃穆、肃杀、严肃。
反义词
轻松、欢快、放松、轻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