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洋的意思、大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洋的解释

(1) [ocean]∶地球表面上被水覆盖的广大地方

(2) [silver-dollar]∶银元的俗称

详细解释

(1).指海洋。《水浒传》第一一六回:“不期风水不顺,打出大洋里去了。” 朱自清 《<燕知草>序》:“难怪乎 平伯 会在大洋里想着,会在睡梦里惦着。”

(2).银元的俗称。 刘半农 《拟拟曲一》:“老哥你想:一块大洋要换二十多吊。” 老舍 《骆驼祥子》三:“就单说三条大活骆驼,也不能,绝不能,只值三十五块大洋!”

(3).“小洋”的对称。在旧 中国 ,指同银元保持十进的货币计算单位。银元一元等于大洋十角,大洋一角等于大洋十分。起初银元一元兑换银角十角,银角贬值后,银元一元通常可兑换十一、二角。此后银角就称小洋、小洋一角一、二分合大洋一角。 丁玲 《奔》:“五个钟头要花上六角大洋,合钱就是两千了。” 毛6*6*《井冈山的斗争》:“现在则相反,除粮食外,每天每人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菜钱。”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大洋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大洋”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地理概念:指广阔的海洋

  1. 基本定义
    指地球表面被水覆盖的广阔区域,强调海洋的辽阔与无垠。例如《水浒传》中“打出大洋里去了”即描述船只进入外海的情景。

  2. 引申意义
    可比喻事物的广阔无边,如朱自清在《<燕知草>序》中“在大洋里想着”暗指思绪的深远。


二、货币概念:旧时银元的俗称

  1. 历史背景
    银元起源于15世纪末的欧洲,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传入中国。清末中国自铸银币后,民间将银元统称为“大洋”。

  2. 货币体系
    在旧中国,大洋是十进制货币单位:1元=10角=100分。银元贬值后,实际兑换比例常高于面值,衍生出“小洋”概念(如1角小洋≈1.1-1.2分大洋)。

  3. 别称与使用
    又称“洋钱”“花边钱”,例句如“五大洋也不够宽”,体现了其作为货币的流通属性。


总结
“大洋”既可指自然地理中的浩瀚海洋,也承载着中国近代货币史的文化印记。具体语境需结合历史背景或地理描述判断其含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大洋这个词是指广阔的海洋。它的拆分部首是宀和水,笔画数为10。大洋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文化。在繁体字中,大洋可以写作「大洋」。古时候汉字写法与现在基本相同,没有太大的差异。 以下是一些关于大洋的例句: 1. 我们在大洋中看到了美丽的海洋生物。 2. 大洋深处蕴藏着无尽的神秘和宝藏。 3. 这次航行将带我们横渡大洋。 一些与大洋相关的组词有: 1. 大海 - 指较为广阔的海域。 2. 海洋 - 指整个大洋系统。 3. 大西洋 - 指西大洋的一部分。 大洋的近义词可以是海洋、海、大海等,因为它们都可以用来描述广阔的水域。 与大洋相对的反义词可以是陆地或内陆等,因为它们描述的是与水域相对的陆地区域。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有其他问题尽管问我!

别人正在浏览...

摆烟灯柏夷亮父壁立播告不欺屋漏长夜台禅悟驰翔糍团悼惧遁尾遏过繁阜颿樯发体缝补风谕浮人讣闻告近瓜牛龟甲屏寒馁黄柑诘明吉礼镜洁攫啄康歌空怀口头话苦调老之将至历事文书楼路貌阅孟猪迷天大谎逆鸧侨眷邛杖旗星曲邪染缸让事三火三七伤斤动骨少广澍降私私随风倒填红铁利推论先子瑕摘溪卡习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