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苟得的意思、苟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苟得的解释

不当得而得。《礼记·曲礼上》:“临财毋苟得。” 孔颖达 疏:“非义而取,谓之苟得。” 唐 杜甫 《前出塞》诗之九:“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清 黄鷟来 《咏怀》之九:“小人务苟得,君子信艰贞。”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苟得”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于描述通过不正当或勉强的方式获得利益或结果,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苟得”由“苟”和“得”构成:

二、使用场景与感情色彩

  1. 贬义用法:多用于批评通过不光彩手段(如贪图小利、违背原则)获取利益的行为。例如《礼记》中提到“临财毋苟得”,即告诫人们面对财物不可妄取()。
  2. 文学引用:杜甫诗句“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讽刺了世人推崇不当所得的价值观()。

三、延伸理解

该词隐含对道义和原则的重视,常与“君子信艰贞”等表达形成对比,凸显坚守节操与苟且获利之间的对立()。

若需进一步探究具体文献中的用例,可参考《礼记》《前出塞》等古典作品。

网络扩展解释二

苟得

苟得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草率地得到,得到时不顾一切。苟得的拆分部首为苟(gǒu)和得(dé)。其中,苟部首是由草字头部的苟组成,而得则是由彳部和寸部组成。

苟得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演变中,最早的古代汉字写法是“苟得”,后来衍生出了“苟取”的写法。在繁体字中,苟得的写法保持不变,仍然为「苟得」。

在古时候,苟得的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主要是字形上的差异。在古汉字写法中,苟得的“得”字写作「⿻丷⿻亠寸」,而现代写法中的“得”字简化成了「⿰彳寸」。而“苟”字则一直保持不变。

以下是苟得的一些例句:

  1. 他苟得了这个人情,却没有考虑后果。
  2. 为了苟得一点权势,他不惜背信弃义。
  3. 不要苟得身外之物而忽视内心的真正需要。

与苟得相关的组词包括:苟且、苟且偷安、苟且认输等。

苟得的近义词有:草率、贪心、贪婪。

与苟得相反的词是:谨慎、小心、审慎。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