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遁的意思、飞遁的详细解释
飞遁的解释
(1).亦作“ 飞遯 ”。飘然远引。《文选·张衡<思玄赋>》:“ 文君 为我端蓍兮,利飞遯以保名。” 李善 注:“遯,卦名也。上九曰,飞遯,无不利,谓去而迁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之一:“飞遯离俗,澄神定灵。” 唐 王昌龄 《悲哉行》:“始悟海上人,辞君永飞遁。” 康有为 《赠陈镇南编修兄》诗:“孤生性廓落,飞遯甘隐伏。”
(2).指飘然远引者;隐士。 晋 陆机 《招隐》诗:“驾言寻飞遁,山路鬱盘桓。”
(3).飞快逃避。 郭沫若 《山中杂记·鸡雏》:“看见只有两只鸡雏张皇飞遁着,还有一只又不见了。”
词语分解
- 飞的解释 飞 (飛) ē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飞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飞跃。飞鸟。 在空中运动:飞雪。火箭飞向太空。 形容极快:飞驶。飞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 极,特
- 遁的解释 遁 ù 逃避,躲闪:遁去。遁辞。遁世。遁北。 隐,消失:遁迹。遁隐。 逃 笔画数:; 部首:辶;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飞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飞遁”由“飞”(迅速行动)和“遁”(逃避、隐退)组合而成,核心意义为飘然远引、逃避现实或困境,常用于形容主动脱离世俗、归隐避世的行为。
二、引申含义
- 隐士的代称
指代那些选择远离尘嚣的隐士,如《文选·张衡〈思玄赋〉》中“利飞遁以保名”,强调通过隐退保全名节。
- 快速逃避
在部分语境中,也可表示迅速逃离某种不利处境,带有消极逃避责任的含义。
三、文学与历史背景
该词常见于古典文学,如三国曹植《七启》中“飞遁离俗,澄神定灵”,借以表达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其起源与《易经》中的“遁卦”相关,卦象“上九”爻辞提到“飞遁,无不利”,象征退避以趋吉避凶。
四、例句参考
- 古语用例:“文君为我端蓍兮,利飞遁以保名。”(张衡《思玄赋》)
- 现代造句:“他飞遁在丛山峻岭之间,避开世俗纷扰。”(源自网络例句)
提示:不同语境下该词的感情色彩可能变化,需结合具体文本判断其褒贬倾向。
网络扩展解释二
飞遁(fēi dùn)是一个汉字词,意思是指飞腾而逃离、逃走。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飞」,右边是「屯」。根据笔画数来分析,「飞」字有四画,「屯」字有五画。飞遁的来源比较复杂,但主要指的是飞翔逃离的动作和意象。在繁体字中,飞遁的写法与简体字是一致的。在古时候,汉字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飞遁这个词的写法相对较稳定。以下是一个例句: 「他看到危险降临时,飞遁而逃。」
飞遁可以组成其他词汇,比如「飞扬跋扈」表示人飞腾而跋扈嚣张,「飞奔」表示快速地飞跑,「遁入空门」表示修行人放弃尘世而入佛门。近义词可以是「飞跃」,表示高高跃起;反义词可以是「逗留」,表示停留在某个地方不离开。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