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西京杂记》卷二:“ 文君 ( 卓文君 )姣好,眉色如望远山。”后因以“眉山”形容女子秀丽的双眉。 唐 韩偓 《生查子》词:“绣被拥轻寒,眉山正愁絶。” 宋 陈师道 《菩萨蛮》词:“髻釵初上朝云捲,眼波翻动眉山远。” 清 洪昇 《长生殿·惊变》:“不劳你玉纤纤高捧礼仪烦,子待借小饮对眉山。”
(2). 宋 代大文学家 苏轼 的代称。 苏 为 四川 眉山 人,故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夫书聚而弗读,犹亡聚也。故録 眉山 《藏书记》。” 清 钱谦益 《新刻<震川先生文集>序》:“少年应举,笔放墨饱,一洗熟烂,人惊其頡頏 眉山 ,不知汪洋跌荡,得之 庄周 者为多。” 清 李重华 《贞一斋诗说》:“次韵一道, 唐 代极盛时,殊未及之…… 宋 则 眉山 最擅其能,至有七古长篇押至数十韵者,特以示才气过人可耳。”
“眉山”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需结合文化、地理、历史等维度综合理解:
现代城市
眉山是四川省地级市,古称“眉州”,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部,岷江中游。北接成都,南连乐山,东邻内江、资阳,西接雅安,总面积7,134平方公里,市政府驻东坡区。作为国家级天府新区和成都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眉山主城区距成都仅60公里,交通便利。
历史沿革
商周时期属蜀地,秦代起逐步建制,西汉属犍为郡武阳县,宋代因雕版印刷业兴盛成为文化重镇。2000年撤地设市,现辖2区4县,是四川最年轻的地级市之一。
形容女子容貌
典出《西京杂记》对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的描写,后以“眉山”代指女子秀丽的双眉。例如:
苏轼的代称
因苏轼(苏东坡)出生于眉山,古人常以“眉山”指代这位文豪。例如明代胡应麟著作中称“录眉山《藏书记》”,实指苏轼作品。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眉山”既承载着地理实体的行政功能,又蕴含传统文化中对美与文人精神的诗意表达。
眉山是一个地名,位于中国四川省的一个市,也是眉山市的简称。这个地名由两个字组成,其中“眉”字是指山脉的样貌,而“山”字则代表着这个地方是一个山区。
拆分眉字的部首是目,而山字的部首是山。眉山总共有12画。
眉山这个地名的来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为眉山的山势像眉毛般翘起,所以得名。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古时候在眉山上有一座古代建筑物,建筑物的形状像眉毛,因此被称为眉山。
眉山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媚山。
在古时候的汉字中,眉山的写法为寐山或寐山。
1. 我计划下个月去眉山旅游。
2. 眉山的美景吸引了许多游客。
眉山可以组成多个词语,例如:眉山市、眉山区、眉山风景区。
眉山的近义词包括:眉县、寐山。
眉山的反义词没有一个明确的对立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