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木刻的意思、木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木刻的解释

[wood engraving;woodcut] 在木上刻图画的艺术或方法,尤指在木料断面上刻制图画以供印刷机拓印

详细解释

(1).用木料雕刻的。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木朝 开宝 中, 真州 有渔者钓得一木刻妇人,背刻‘ 丁 氏’二字。”

(2).指木雕之物。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予奉使按边,始为木图写其山川道路……至官所,则以木刻上之。”此指木雕的地理模型。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刻名印》:“今 蒙古 、*********之为官者,多不能执笔花押,例以象牙或木刻而印之。”此指木雕的人名印章。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 雍正 ﹞十三年春,苗疆吏以徵粮不善,远近各寨蠭起,徧传木刻,妖言四煽,省城大吏尚不之信也。”此指传集人众的木雕符信。

(3).木版雕印。 宋 汪逵 《淳化阁帖辨记》:“其本乃木刻,计一百八十四板,二千二百八十七行。其墨乃 李廷珪 墨,墨黑甚,如漆。其字比诸刻为肥。” 鲁迅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参见“ 木板 ”。

(4).版画的一种。用刀在木板上刻成图形,再拓印在纸上。 鲁迅 《书信集·致张慧》:“弟非画家,不敢妄说,惟以意度之,木刻当亦与绘画无异,基本仍在素描,且画面必须统一也。” 鲁迅 《书信集·致罗清桢》:“我以为少年学木刻,题材应听其十分自由选择,风景,静物,虫鱼,即一花一叶均可。”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木刻是一种传统艺术形式,指在木板上雕刻图案并通过拓印形成版画。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一、基本定义

木刻属于版画的一种,通过刻刀在木板表面反向雕刻图案,再用颜料拓印到纸上形成作品。根据制作方式可分为复制木刻(临摹他人画稿)和创作木刻(自画自刻)。

二、技法分类

  1. 雕刻方向
    • 木面木刻:在木材纵切面雕刻
    • 木口木刻:在木材横断面雕刻
  2. 线条表现
    • 阳刻:保留凸线形成白底黑线画面
    • 阴刻:刻去线条形成黑底白线画面
  3. 色彩工艺
    • 套色木刻:多版套印两种以上颜色

三、材料与工具

常用梨木、黄杨木等硬木或三合板作为雕刻基材,使用三角刀、圆口刀等专用刻刀,颜料分为油性(色彩鲜艳)和水性(水墨效果)两类。

四、历史发展

起源于中国古代雕版印刷术,宋代已有木刻版画记载(如《营造法式》插图)。现代木刻在20世纪发展为独立艺术门类,鲁迅曾大力倡导新兴木刻运动。

如需更完整的技法演示或历史脉络,可参考《中国版画史》等专业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木刻》的意思

《木刻》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用木材制作印刷版,并通过刻刀刻出图案、文字等的技艺或艺术形式。木刻是一种古老的印刷技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拆分部首和笔画

《木刻》的首字部首是木,由于木材是木刻的材料,所以以木为部首。木的拼音是mù,其五笔编码是1234。

《木刻》的次字部首是刀,表示刻刀的意思。刀的拼音是dāo,其五笔编码是一刀。

《木刻》总共有10个笔画,分别是:木(4画)+ 刀(2画)+ 又(2画)+口(3画)。

来源

《木刻》一词的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制版技术,最早出现于《论记》,可以追溯到汉代。

繁体写法

《木刻》的繁体字为「木刻」,部首和拼音均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木刻》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用于代表《木刻》的字形是框架字形。具体的字形请参考古代文字研究专业的相关资料。

例句

1. 他善于木刻,创作了很多精美的版画。

2. 学习木刻需要耐心和技巧。

组词

木工、木雕、木板、木雕刻、木制品、木刀

近义词

雕刻、木版画、版画

反义词

铜版印刷、数码印刷、平版印刷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