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琼版 ”。1.碑石的美称。 唐 皮日休 《顾道士亡弟子以束帛乞铭于余鲁望因赋戏赠日休奉和》:“琼板欲刊知不朽,冰紈将受恐通灵。”
(2).指刻在石板上的道书。 唐 陆龟蒙 《袭美见题郊居十首因次韵酬之》之五:“静思琼版字,閒洗铁筇衣。”
“琼板”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不同文献中的解释存在一定差异,需结合语境理解:
基本释义
指对石碑的雅称,常用于文学作品中,体现碑石的珍贵或艺术价值。例如唐代诗人皮日休的诗句“琼板欲刊知不朽”,即以“琼板”代指石碑,强调其不朽性。
使用场景
多出现在古代诗文或碑铭相关的描述中,常见于唐代文献。
宗教文化含义
指道教经典或符箓刻于石板上的形式,具有神圣或通灵的象征意义。如陆龟蒙诗句“静思琼版字”,即描述研读石板道书的情景。
延伸考据
部分学者认为,这种用法可能与道教“金石为契”的传道传统相关,石板被视为保存经文的永恒载体。
个别资料提到“琼板”指古代玉石制成的棋盘,比喻品德高尚(如),但此释义未见于权威文献,可能为引申义或特定语境下的比喻用法,需谨慎考据。
总结建议
若需深入探究,可参考《全唐诗》中皮日休、陆龟蒙的原作(来源1、6),或结合道教金石文献(来源2、3)进一步分析。
「琼板」是一个汉字词语,可以指代两个不同的意思。
在古代,「琼板」是指琴的名字,由于琴的制作材料多为珍贵的琼木,因此得名。琼板作为一种乐器,常常被用于表演、演奏和伴奏。
在现代,「琼板」多用于形容婚姻关系的状况,比喻婚姻和谐美好、如同音乐般悦耳动人。
「琼板」这个词的部首分别是「王」和「木」。
根据《康熙字典》的编码,「琼板」的总笔画数为16画。具体的笔画顺序如下:
「琼板」作为一个词语,来源比较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一首《柏舟》:“破其锛,摧其角兮!琼板之琴兮。”
另外,「琼板」也有一个繁体字形式,即「瓊板」。这个繁体字在一些地区和场合仍然被使用。
在古时候,「琼板」的写法有一些不同。例如,在《康熙字典》中,其写法为「兀」。
另外,在历史上,汉字的写法是不断演变的,所以根据年代的不同,「琼板」的字形可能有所差异。
以下是几个使用「琼板」的例句:
以「琼板」为基础可以组成一些相关的词语,例如:
「琼板」的近义词包括「和谐」、「美好」、「悦耳」等,而反义词则相反,例如「不和谐」、「糟糕」等表达负面情感的词语。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