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赤色涂在刻纹上。《三国志·吴志·贺齐传》:“ 齐 性奢綺,尤好军事,兵甲器械极为精好,所乘船雕刻丹鏤,青盖絳襜。”
“丹镂”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要点进行解释:
“丹镂”指以红色颜料(丹砂)涂饰雕刻的纹路,强调工艺的精美。该词由“丹”(赤色颜料)和“镂”(雕刻)组合而成,字面意为“雕刻后涂红”。
最早见于《三国志·吴志·贺齐传》,描述贺齐的船只装饰:“雕刻丹镂,青盖绛襜”,突显其奢华与工艺水平。
近义词如“雕梁画栋”“精雕细琢”,均强调工艺精细;反义词则如“粗制滥造”。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献原文,可参考《三国志》相关章节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词典)。
丹镂是一个词语,指的是在器物上用丹料进行雕刻的装饰技法。
丹镂由两个部首组成,丨和金,并且由12个笔画构成。
丹镂这个词的来源与中国传统的器物制作和装饰工艺有关。丹料是一种红色的颜料,在古代常用于绘画和雕刻中,被广泛应用于制作陶瓷、玉器和金属器等上面。丹镂则是指使用丹料对器物进行雕刻,以增添装饰效果。
丹鏤(繁體字)是丹镂的繁体字形式。
在古代,丹镂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然而,具体的古时写法因文献记载有限,难以确定。通过对古代器物和书法作品的研究,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古时丹镂的汉字写法。
这件古玩上的丹镂工艺非常精湛,栩栩如生的花纹令人惊叹。
丹镂雕刻、丹料、丹红
丹砂、丹坛、丹书
白描、黑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