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瓊版 ”。1.碑石的美稱。 唐 皮日休 《顧道士亡弟子以束帛乞銘于餘魯望因賦戲贈日休奉和》:“瓊闆欲刊知不朽,冰紈将受恐通靈。”
(2).指刻在石闆上的道書。 唐 陸龜蒙 《襲美見題郊居十首因次韻酬之》之五:“靜思瓊版字,閒洗鐵筇衣。”
“瓊闆”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不同文獻中的解釋存在一定差異,需結合語境理解:
基本釋義
指對石碑的雅稱,常用于文學作品中,體現碑石的珍貴或藝術價值。例如唐代詩人皮日休的詩句“瓊闆欲刊知不朽”,即以“瓊闆”代指石碑,強調其不朽性。
使用場景
多出現在古代詩文或碑銘相關的描述中,常見于唐代文獻。
宗教文化含義
指道教經典或符箓刻于石闆上的形式,具有神聖或通靈的象征意義。如陸龜蒙詩句“靜思瓊版字”,即描述研讀石闆道書的情景。
延伸考據
部分學者認為,這種用法可能與道教“金石為契”的傳道傳統相關,石闆被視為保存經文的永恒載體。
個别資料提到“瓊闆”指古代玉石制成的棋盤,比喻品德高尚(如),但此釋義未見于權威文獻,可能為引申義或特定語境下的比喻用法,需謹慎考據。
總結建議
若需深入探究,可參考《全唐詩》中皮日休、陸龜蒙的原作(來源1、6),或結合道教金石文獻(來源2、3)進一步分析。
「瓊闆」是一個漢字詞語,可以指代兩個不同的意思。
在古代,「瓊闆」是指琴的名字,由于琴的制作材料多為珍貴的瓊木,因此得名。瓊闆作為一種樂器,常常被用于表演、演奏和伴奏。
在現代,「瓊闆」多用于形容婚姻關系的狀況,比喻婚姻和諧美好、如同音樂般悅耳動人。
「瓊闆」這個詞的部首分别是「王」和「木」。
根據《康熙字典》的編碼,「瓊闆」的總筆畫數為16畫。具體的筆畫順序如下:
「瓊闆」作為一個詞語,來源比較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詩經》中的一首《柏舟》:“破其锛,摧其角兮!瓊闆之琴兮。”
另外,「瓊闆」也有一個繁體字形式,即「瓊闆」。這個繁體字在一些地區和場合仍然被使用。
在古時候,「瓊闆」的寫法有一些不同。例如,在《康熙字典》中,其寫法為「兀」。
另外,在曆史上,漢字的寫法是不斷演變的,所以根據年代的不同,「瓊闆」的字形可能有所差異。
以下是幾個使用「瓊闆」的例句:
以「瓊闆」為基礎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例如:
「瓊闆」的近義詞包括「和諧」、「美好」、「悅耳」等,而反義詞則相反,例如「不和諧」、「糟糕」等表達負面情感的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