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朝 陈 将亡时,太子舍人 徐德言 知夫妻不能相守,因破镜为二,与妻 乐昌公主 各执其一,相约作为失散后重逢时的信物。及 陈 亡,夫妻离散。后因破镜相合而得夫妻团圆。见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后因以“完镜”比喻夫妻分离后重又团圆。 明 单本 《蕉帕记·相逢》:“喜 麻姑 此日飞符,使 乐昌 今朝完镜。”参见“ 破镜重圆 ”。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完镜汉语 快速查询。
"完镜"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汉语词语,其含义与"破镜重圆"密切相关,主要用于比喻夫妻离散后重新团聚。以下是具体解析:
词语来源
典故出自南朝陈国灭亡前夕,太子舍人徐德言与妻子乐昌公主的遭遇。因预感到国破后夫妻将离散,他们将铜镜破为两半,各执其一作为日后相认的信物。
典故发展
陈国灭亡后,乐昌公主流落他乡,徐德言历经艰辛,最终通过破镜相合的方式与妻子重逢。这一故事被唐代孟棨记载于《本事诗·情感》,明代单本在杂剧《蕉帕记》中进一步引用为"喜麻姑此日飞符,使乐昌今朝完镜"。
比喻意义
"完镜"特指夫妻经历分离后重新团圆,与"破镜重圆"互为表里。前者强调"镜片重新完整"的结果,后者侧重"破碎后修复"的过程。
文学应用
该词多用于古典文学作品中,如明代戏曲常以"完镜"隐喻历经磨难的情感终得圆满,现代则更多使用"破镜重圆"的表述。
《完镜》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观察或审视自己,认清自身面貌。
《完镜》的部首是“爿”和“镜”,总笔画数为13划。
《完镜》一词的来源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道家哲学。它源自《庄子·养生主》一篇,其中有一句话“反身而完形,观物而完镜”。后来逐渐演化为一个常用词汇。
《完镜》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完鏡」。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有多种写法。其中一种常见的写法是“宛鏡”,完为“宛”,镜为“鏡”。
1. 他经过一番思考后,终于完镜了自己的过错。
2. 在一次重要的考试中,他完镜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进。
完善、完整、清镜、镜像、鏡花水月。
近义词:反思、审视、自省。
反义词:自慢、自负、自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