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黥配的意思、黥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黥配的解释

古代刑罚名。在犯人脸上刺字,并发配到边远的地方。 宋 王銍 《默记》卷上:“居民 繁用 者,迎马首连呼曰:‘亏你太尉!’ 茂实 皇恐,执诣有司,以为狂人而黥配之,其实非狂也。”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改春州为县》:“ 春州 瘴毒可畏,凡窜逐黥配者必死。” 明 焦竑 《焦氏笔乘·金陵旧事下》:“ 淳熙 十一年, 溧阳 仓斗子坐盗官米,黥配而籍其家。”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黥配”是古代的一种复合刑罚,包含以下核心含义:

  1. 刑罚构成

    • 黥:指在犯人脸部或身体其他部位刺字(也称“墨刑”),留下永久性标记以示惩戒。
    • 配:即“发配”,将犯人流放到边远地区服劳役或充军。
  2. 历史应用
    该刑罚常见于宋代,如《默记》记载,宋真宗时期官员张茂实因被百姓当街嘲讽,将对方“黥配”治罪。另据《癸辛杂识》描述,春州(今广东阳春)因环境恶劣,成为黥配犯人的流放地,多数人难以生还。

  3. 社会作用
    兼具肉体惩罚与人格羞辱,通过刺字使罪犯身份公开化,发配则起到隔离和震慑作用,多用于重罪或政治犯。

  4. 相关成语
    与“黥”相关的词汇如“救黥医劓”(喻指修正错误)、“息黥补劓”(改过自新),均源自古代刑罚文化。

需注意,该刑罚随着历史发展逐渐被废除,现代司法体系已无类似制度。以上信息综合了宋代文献记载,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宋史·刑法志》等权威史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黥配》的意思

《黥配》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面部刺青”。这是一种古代刑罚,将犯人的脸部进行刺青,作为一种耻辱和标记。

拆分部首和笔画

《黥配》这个词的部首是“黑”,由10个笔画构成。

来源

《黥配》一词最早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或言民间有黥配刺青错乱, 张良等乃额文之常也。”据史书记载,秦始皇时期的刑罚之一就是对犯人进行面部刺青,以体现统治者的严厉和残忍。

繁体

繁体字为「黥配」。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古代汉字的发展,黥配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

例句

刑罚的一种形式是将犯人进行黥配,以此作为对他们的耻辱和惩罚。

组词

- 黥面:指进行面部刺青的行为或结果。

- 配刺:指对犯人脸部进行刺青刑罚。

近义词

- 刺青:指在皮肤上刺入颜料,形成纹身的行为。

- 放逐:指把犯人远离家乡并流放到其他地方的处罚。

反义词

- 赦免:指对犯人原本应受的处罚进行免除。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