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褰幃 ”。1.撩起帷幔。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开车褰幃,周章城邑。”《南史·后妃传上·潘淑妃》:“帝好乘羊车经诸房, 淑妃 每庄饰褰帷以候。”《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随起身褰帷拂枕,叠被铺牀。”
(2).《后汉书·贾琮传》:“ 琮 为 冀州 刺史。旧典,传车驂驾,垂赤帷裳,迎於州界。及 琮 之部,升车言曰:‘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乃命御者褰之。”后因以“褰帷”为官吏接近百姓,实施廉政之典。《梁书·刘孝绰传》:“方且褰帷自厉,求瘼不休。” 宋 王禹偁 《拟除开封县令可郑州刺史》:“以尔具官某,宰予赤县,绰有政声,宜旌墨綬之贤,用布褰帷之化。” 清 陈梦雷 《赠臬宪于公》诗:“褰幃 巴子国 ,揽轡垫 江 滨。”
“褰帷”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字面意思
指“撩起帷幔”的动作,常用于描述古代车马行进时掀开车帘的情景。例如:
引申义
源自《后汉书·贾琮传》的典故:东汉刺史贾琮赴任时,命人掀开车帷以广视听,象征官吏应体察民情、施行廉政。因此,“褰帷”成为官员深入民间、廉洁执政的代称。
该词兼具动作描写与政治文化内涵,需结合语境理解。若需进一步探究具体文献用例,可参考汉典及《后汉书》相关记载。
褰帷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将帷帘拉开,指的是打开窗帘或帷幕。这个词语常用在描述欣赏美景的场景中。
褰帷的拆分部首是衣字旁,即 "衤"。它由15个笔画组成,其中包括了"衣"和"回"两个部分。
褰帷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卫风·硕人》中,诗中表达的是主人愿意展示家中美丽的窗帘来迎接客人。
褰帷的繁体字形是「襤褸」,音同"qiān lǚ",意思是破烂的衣服。
在古代,褰帷的写法是稍有区别的。在先秦时期,褰帷的写法为「褰纻」,到了汉代则变为「褰衣」,最终发展为现在的「褰帷」。
她轻轻一拉,褰帷启幕,阳光洒进房间。
褰帷没有常用的组词,因为它本身是一个描述动作的短语。但可以将褰帷与动词搭配使用,例如:褰帷展示、褰帷探望。
拉开帷帘、掀帘子。
拉下帷帘、合上帷幕。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