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陈后主的意思、陈后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陈后主的解释

(553-604)即“陈叔宝”。南朝陈皇帝。字元秀,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公元582-5 * 在位,其间奢侈荒淫,不理国政。国亡被俘,后病死洛阳。曾作《玉树后庭花》等艳体诗。明人辑有《陈后主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陈后主是中国历史上南朝陈的末代君主,本名陈叔宝(553-604年),字元秀,公元582年至589年在位。其称号中的"后主"为史家对王朝覆灭前最后一位君主的通称,特指因治国失当导致政权倾覆的帝王。

一、身份与历史定位 陈后主是陈宣帝陈顼的嫡长子,继位后沉溺于宫廷享乐,任用佞臣,导致政治腐败。据《陈书·后主本纪》记载,其执政期间"不虞外难,荒于酒色",最终在隋军南征时兵败被俘,陈朝灭亡。

二、文学成就与典故 作为南北朝宫体诗代表作家,陈后主创作了《玉树后庭花》等乐府诗,被宋代郭茂倩编入《乐府诗集》。该作品因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典故,成为后世喻指亡国之音的典型意象。

三、历史评价维度 《资治通鉴》评价其"专事诗酒,不恤政事",而《中国文学史》则肯定其诗歌"辞采艳丽,讲究声律"的文学价值。这种双重性使其成为政治失败但文化贡献突出的特殊历史人物。

四、相关文化遗产 南京鸡鸣寺内的胭脂井(又称辱井),相传为陈后主与宠妃避兵之所,该遗址于1982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成为重要的六朝史迹实证。

网络扩展解释

“陈后主”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多角度解析:

1. 本义与引申义
陈后主最初指南朝陈国末代皇帝陈叔宝(553-604年),字元秀,在位期间(582-589年)因荒淫误国被隋朝所灭。后世用该词泛指失去权力或地位的人,尤其暗含因昏庸导致败亡的讽喻。

2. 人物特质与统治特点

3. 文学影响
陈后主以宫廷为中心,聚集宗亲官员形成文人群体,创作涉及宴饮、闺情等题材,推动“宫体诗”发展,与梁代文学并称“梁陈宫体”。

评价:史书多批评其昏庸,但亦肯定其文学造诣。其经历成为后世帝王治国理政的反面教材,成语“玉树后庭花”亦衍生为亡国预兆的象征。

别人正在浏览...

拜祷焙粉边裔鼻箫蚕器禅和子出乖露丑聪达德茂颠顶顶佛抵拄东正教愕眎负籣俯容轨节规括轨文汗青黑白月黑天鹅红氍毹洪渊回文印饯腊井疆绩用聚沙之年抗活烂靡磊落不羇勒停立品隶释龙门笔马脸墓邻盘金攀藤附葛贫难乞粮润朗三龙石坎首播受奬水照云光殊尚戍卫束躅遂服遂伪汤器誊拓推鞫惋伤夏腊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