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后主的意思、陈后主的详细解释
陈后主的解释
(553-604)即“陈叔宝”。南朝陈皇帝。字元秀,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公元582-5 * 在位,其间奢侈荒淫,不理国政。国亡被俘,后病死洛阳。曾作《玉树后庭花》等艳体诗。明人辑有《陈后主集》。
词语分解
- 陈的解释 陈 (陳) é 排列,摆设:陈列。陈兵。 述说:陈述。陈情。详陈。陈诉。陈说。 旧的,时间久的:陈旧。陈腐。陈醋。推陈出新。陈陈相因。陈迹。陈皮。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 中国朝代名
- 后主的解释 .后代的君主;嗣君。《史记·酷吏列传·杜周》:“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后汉书·邓骘传论》:“自取灾故,必於貽衅后主,以至颠败者,其数有可言焉。” 李贤 注:“后主谓
网络扩展解释
“陈后主”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多角度解析:
1. 本义与引申义
陈后主最初指南朝陈国末代皇帝陈叔宝(553-604年),字元秀,在位期间(582-589年)因荒淫误国被隋朝所灭。后世用该词泛指失去权力或地位的人,尤其暗含因昏庸导致败亡的讽喻。
2. 人物特质与统治特点
- 奢靡荒政:他大建宫室(如临春阁、结绮阁),沉迷宴乐,任用佞臣,导致朝政废弛。
- 文人皇帝:擅长诗词,代表作《玉树后庭花》辞藻华丽却内容空洞,被视作亡国之音。
- 亡国结局:隋军攻入建康时,他与宠妃躲入井中被俘,后病死于洛阳,谥号“炀”。
3. 文学影响
陈后主以宫廷为中心,聚集宗亲官员形成文人群体,创作涉及宴饮、闺情等题材,推动“宫体诗”发展,与梁代文学并称“梁陈宫体”。
评价:史书多批评其昏庸,但亦肯定其文学造诣。其经历成为后世帝王治国理政的反面教材,成语“玉树后庭花”亦衍生为亡国预兆的象征。
网络扩展解释二
陈后主(Chén Hòuzhǔ)是一个历史人物的称号,指的是南朝陈朝的最后一位皇帝陈叔宝(534年-560年)。下面是关于陈后主一词的详细内容:
拆分部首和笔画:
陈后主的拆分部首是“阝”和“子”,其中“阝”是陈字的部首,表示与城市、防御等相关;“子”则是后主这个词的声旁。陈后主一共有8个笔画。
来源:
陈后主这个词来源于历史,是对陈叔宝在陈朝时期的尊称。陈叔宝是陈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使国家陷入内乱和外患,最终导致了陈朝的灭亡。因此,陈后主一词在历史中被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组织的最后一位领导者,尤其是在其灭亡之后。
繁体:
陈后主的繁体字为「陳後主」。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陈后主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保持了现代写法的基本结构。由于陈后主在历史上的地位重要,所以在古代文献中也经常出现。
例句:
1. 陈后主执政期间,陈朝面临着内外交困。
2. 他的统治被认为是陈朝走向灭亡的*********。
组词:
陈朝、后主、陈叔宝、南朝、皇帝等。
近义词:
陈朝末代皇帝、陈叔宝、陈王、末代君主等。
反义词:
初代皇帝、国家开创者、国家建立者等。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阐述乘龙配凤陈师赐勋丛葆粗举雕华地精滴水檐东征西讨二米飞表非物质文化风景不殊复印轧空头歌折钩察广陵涛关洛豪力怙冒戒约及期即行揩名狼狈不堪览取赂献律乘马如龙猛锐目断旁稽配眼平流层被绣昼行扑面钱法乔装打扮欺侮戚意泉布先生曲轸人亲稔色肉鼓吹矢日私壻思意韬戈铜音讬物王太后无莫相撞现钱先圣先师险远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