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蒲捎的意思、蒲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蒲捎的解释

见“ 蒲梢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蒲捎是古代汉语中特指良马的专称,最早见于汉代文献记载。《史记·乐书》载:"蒲梢、汗血之马充于黄门",司马贞索隐引《古今注》解释:"蒲捎,骏马名,赤色,日行千里"。该词在《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中被收录为"古代良马名",释义为"赤色骏马,以奔跑迅疾著称"。

元代学者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记载:"蒲捎马出大宛国,汉武时与汗血马同入中土"。这一记载与《汉书·西域传》所述"大宛多善马,马汗血"形成互证,佐证了蒲捎马作为西域贡品的珍贵属性。

在古诗词中,蒲捎常作为良马代称。明代杨慎《升庵诗话》引杜甫《高都护骢马行》"腕促蹄高如踣铁,交河几蹴曾冰裂",注家多认为此诗所咏即蒲捎马的特征。清代《佩文韵府》将该词归入"豪骏部",标注其读音为pú shāo。

需要注意该词与现代汉语词汇"蒲梢"存在字形差异。《辞源》(第三版)特别指出:"蒲捎"为本字,"蒲梢"为后世通假写法,二者实指同一类良马。这种用字差异在《说文解字注》"梢"字段玉裁注中已有辨析。

网络扩展解释

“蒲捎”是一个具有多重解释的词语,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一、主要含义(权威来源)

  1. 异体写法
    根据汉典、查字典等权威词典,“蒲捎”是“蒲梢”的异体写法,后者指古代西域骏马名。例如《史记·乐书》记载汉武帝伐大宛所得千里马名为“蒲梢”,《汉书》也将其列为四大名马之一。

  2. 具体指代
    该词特指汉代宫廷中的西域进贡良驹,象征珍贵与速度,常与“龙文”“鱼目”等名马并列。


二、其他解释(需谨慎参考)

部分非权威资料(如)提出“蒲捎”为成语,形容“言辞犀利,直击要害”,但此释义未见于经典文献,可能是现代引申或误传。


建议

若在古籍或文学作品中遇到该词,优先采纳“骏马名”的解释;若现代语境下使用,需结合上下文判断是否为引申义。可进一步查阅《史记》《汉书》原文或权威词典核实。

别人正在浏览...

卬然白发丹心褒词饼食兵役制度奰逆常计朝假丞辖骋逸淳化阁帖存政倒指大招颠頽赋铭鲠愤官爵姑负滚利钱黑油油横头画翬花朝月夜火箸交叉噍类角星计穷智短鸡苏极众集注恺恻渴切苛细酷用库贮泪盈盈吏事鸬鷀船门闾明晖拿刀弄杖蹑屧怯言绮罗亲末屈抑上套时珍死库容阘戟车堂帘调频广播拓地亡厝畏首畏尾无理数泻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