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fficial ranking and titular honors] 官职爵位
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也难保呢!——《红楼梦》
(1).官职和爵位。《管子·七法》:“官爵不审,则姦吏胜。”《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举大将军故人门下多去事驃骑,輒得官爵。” 宋 苏轼 《读<开元天宝遗事>》诗之二:“ 三郎 官爵如泥土,争唱 弘农 得宝歌。” 清 戴名世 《孑遗录》:“但吾众且十万餘,置之何地,而主之何人,餉从何出,而以何等官爵待吾也。”
(2).指给予官爵。《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帝每欲官爵 邓氏 ,后輒哀请谦让。”
“官爵”是古代政治制度中的重要概念,其含义可从以下几个层面综合解析:
官爵指官职与爵位的结合体,既包含具体行政职务(官职),也涵盖贵族身份等级(爵位)。如《红楼梦》中的例子所示,官爵象征权力与社会地位,失去官爵可能连带危及性命。汉典将其定义为“官职爵位”,并补充了“给予官爵”的动词用法。
在特定语境中,“官爵”可作动词使用,如《后汉书》记载皇帝欲“官爵邓氏”,即授予邓氏家族官职爵位。
如需深入了解具体朝代的官爵体系(如九品中正制、军功爵制等),建议查阅《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等专业史料。
官爵是指官职和爵位,是古代中国社会中一种特殊的身份和地位象征。官爵通常由国家授予,以表彰个人的功绩和贡献。在中国古代社会,官爵分为九等,分别是公、侯、伯、子、男、孺、卿、丞、史。
官(宀+八)部首:宀,共3笔
爵(父+石)部首:父,共4笔
官爵一词来源于古代中国的制度,具体起源已无法考证。
官爵的繁体写法为「官爵」,与简体写法相同。
古代在《说文解字》中,“官”字的写法是「宀入廾冖」。而“爵”字的古代写法是「爪曷木」。
1. 他因为出色的工作表现而得到了高级官爵。
2. 作为一名官员,他接受了不同级别的官爵。
官职、爵位、官衔
爵位、地位、职位
平民、庶人、百姓
【别人正在浏览】